本篇文章1304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兴安盟8月4日信(记者武晓娟董家朋张相成)在格桑花海风中颠簸,流经泥泞的流水园,大绿树起伏……8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内蒙古乌兰浩特的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区时,天公不作美,

内蒙古乌兰浩特的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武晓娟/摄)

“以前这里是废弃的矿井,光秃秃的,现在经过生态修复,变成了文化旅游体验区。 如果你们来了晴天,景色会很漂亮。 ’乌兰浩特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任建飞有点骄傲,但遗憾地说。

环境变好了,生活也变好了

以前,由于干旱缺水、私人挖掘乱挖等原因,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低,废坑和山石裸露,生态环境不适合城市快速发展。 年11月,乌兰浩特(网民无法理解与新闻头兴安盟有什么关系? 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天骊山生态修复和景观项目。 项目按照建立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以蒙古文化为主题,以生态修复为导向,利用栈道桥梁构建神骏廊桥地标性景观,通过格桑花海和矿井修复实现荒山覆盖绿色,并与快速发展全球旅游结合。 目前,傲慢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a区天骏花田区建成开业。

“以前打过石头,现在种树,工作轻了,钱多了”现年51岁的冯海文是度假区的养生工人,肤色黝黑,有点腼腆,但对于近年来的变化还是很兴奋的。

18岁的时候,冯海文开始在附近的采石场打石,早上天没黑就起床,晚上天黑后回家的情况很多。 那时累得连饭都不想吃,想躺在床上睡觉。 2008年前后,由于利润下降,周围环境破坏严重,采石场关闭,随之冯海文也失业了。 之后,他到处打零工。 直到去年,他才进入度假区开始工作。 “现在这里的环境真好。 我也有很多钱。 ’冯海文笑着说。

同样感觉的是度假村的清洁工小王。 小王今年35岁,是附近的村民,她父亲在这里开采过石头。 “当时父亲工资不高,一年只有几千元,所以我们三个孩子勉强维持着温饱。 ”小王想起了20年前的事件,他说:“现在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好了。 我的收入还不错。 我们村的几十个人都在这里工作。”

让人们享受生态福利

任飞表示,天骊山生态修复和景观项目不仅将荒山变为绿色,还将实现生态扶贫、旅游扶贫,促进经济优质快速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报道,目前傲慢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a区天骏花田区有固定员工300多人。 其中100多人是周边村庄的贫困者和闲置劳动力。 如果天骊山整体生态修复和景观项目建成,可以安置建筑工地的贫困者和闲置劳动力1000多人。 现在,景区每天雇用300-500人兼职,维持花卉植被等。

除直接拉动就业外,任建飞还表示,在景观生态修复建设和景区运营中,定点采购各乡村特色产品,如大米、肉类等,实现定点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并且,在景区也设立了一些出口,让有经营意愿的人参与景区的运营,销售一些网上的红色商品和工艺品,创造“后备车经济”。 景区通过多种参与方式,提高周边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积极保护环境,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快速发展良性循环。

谈及对未来的期待,任建飞表示,要花3~5年的时间,更好地做好天骊山生态修复和景观项目,根据工程进度,以优质、高标准保护乌兰浩特生态,让广大市民享受生态福利。

标题:“【幸福花开新边疆】废弃矿坑变身度假区 好山好水带来好生活”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8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