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4字,读完约3分钟

“决赛”网络主题活动河北站媒体采访团进入石家庄市赞皇县原村土布博物馆。

河北信息网11月18日报道,“我们使用原始纺车和木织布机,一锅纯手工编织,从采棉到织布,需要经过大小72道工序。 每一张面料,都凝聚着传承与集中。 ”。 赞皇县雪芹棉制品开发有限企业董事长崔雪琴介绍说。 今天,“决赛”网络主题活动河北站媒体采访团进入石家庄市赞皇县原村土布博物馆,探索“扶贫+非遗”模式的具体实践。

原村是指赞皇县所有纺织品棉布的村庄,用原始技术生产“原汁原味”的土布。 旧村土布纺织技术年被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历经4代至今。

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企业董事长崔雪琴向记者介绍了土布产品。 记者周国梁摄影

旧村土布博物馆、崔雪琴一边向记者介绍土布产品,一边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 2007年,崔雪琴回乡创业,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动员60多名中老年妇女组织,成立全省第一个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

“纺线织布这一工作不受时间、地点、年龄的限制,特别适合农村女性。 ”。 对村里的人,崔雪琴感情很深,她经常挂在嘴边说:“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大家吃亏。”

为此,她举办了免费培训班,重点教授土布纺织技术。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诉求,免费学习棉花种植、弹花、缫丝、染色、织布、服饰缝制等技术。 “放学后,可以去企业工作,也可以在家承担企业的外包加工项目。 不离开家乡,也可以在家门口工作。 空还处理了巢穴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崔雪琴说

在千本纺织基地工作的祁贵花感激不尽崔雪琴的帮助。 祁花是当地村民,家里孩子很多,家务很重,她不到50岁就生病,患有哮喘,不能用沉重的体力工作。 2008年,丈夫郭群祥查出肺癌。 为了给丈夫做手术,家里欠债6万元以上,她家成了村子里有名的贫困户。

了解祁贵花家的情况后,崔雪琴手教祁贵花纺织纱线织布,让她到纺织基地工作,并预付工资报酬。 有了工资收入,祁贵花一家不仅很快还清了债务,还盖了新房子。 现在,生活变好了,心情平静了,她和丈夫的病情也开始好转。

记者自己体验了手工编织。

近年来,在赞皇县雪芹棉产品开发有限企业和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赞皇县1300多农民过上了好日子,带领周围6个乡镇17个村的贫困妇女共同致富。

为了扩大合作范围,造福更多贫困山区群众,2019年,赞皇县太行原村扶贫文化产业园及原村非遗文化产业园成立。 通过建设衣、食、住、行方面集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旅游、文化传递、健康养老、非遗留体验和研究实践教育基地,创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使周围广大村民脱贫致富。

年,产业园投资2214.99万元,建成土布生产线一条、农产品加工生产线一条、367亩樱桃生产基地一个、农展品加工展示馆一个。 20个村340户建设档案贫困家庭入股土地或扶贫资金分红,今年共支出产业扶贫资金48万元,每户增收1411.7元。


标题:“【决胜2020】河北赞皇:七彩土布托起扶贫“半边天””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