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8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题:他们,微光变成火炬照亮征途
新华社记者姜琳
工作日,他们是学生、村民、快递员、电工、小店主……大街小巷,你我擦身而过的普通人。
在疫情中,他们“变身”志愿者前往不同的岗位,无私贡献,竭尽全力。
用无名但勇敢的微弱光芒,成为明亮的火炬照亮风雨之旅。
凡人英雄,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快递员汪勇火了。
短板寸,圆鼻头,弯曲欢笑的眼睛。 疫情之前,他是武汉普通的“80后”快递员,日夜奔波,为全家三口工作。
除夕,汪勇一年很少休息。 睡觉前看到金银潭医院的护士在微信群里求助,他睡不着觉了。 辗转后,他躲在家人身边,新年第一天早上6点去医院门口接护士回家。
那个时候,武汉的疫情很紧迫。 汪勇也害怕感染,整天发抖着脚。 但是,看到求助医务人员的新闻,他继续说。
汪勇和招募的志愿者一起,在最困难的时候冒险奔走于大街小巷,照顾着数千名医务人员,守护着保卫武汉的人们——
处理免费接送、协调防护物资、购买生活用品、处理他们的伙食、修理眼镜、修手机等各种棘手的小事……
在他眼里,自己没有任何资源,只是个“集团局人”。 从单枪匹马到“一喝百应”,完全靠同志的支持和帮助。
连续一个月,汪勇先生住在潮湿冰冷的仓库里。 在采访他的视频在网上传播之前,家人和挚友都知道了一切。 “从小我就不是放心的孩子。 没关系。 这次我没有让父母丢脸。 ”。 他说
2月26日,“雷锋出租车”志愿者江智琼到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护士张琳上班。 新华社王全超摄影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晚上11点多,武汉街头,湖南建工集团来的小伙郑能源停下车,匆匆扒了几口晚饭。
农历十月一日,郑能源冒着雨从湖南宁乡老家开车,“逆行”到武汉4个多小时。
在微信的朋友圈里,他写道,他自愿进入疫区做志愿者,自愿承担最累最脏的任务。 在大学的五年里,他希望自己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把情义传达给别人。
没有熟人,也没有下脚的地方。 连续工作40天以上,每天工作17、8个小时。 市民的接送、物资的运输、蔬菜的收获,我不记得做了多少,但武汉留给他的温暖和感动,却铭刻在他的心中。
在武昌火车站,一位不认识的交通警察叫了他的名字。 我想和他一起拍照,向他深深地鞠躬。
“真的眼泪停不下来。 他说:“我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不过是参加历史的特权。”
3月7日,“95天后”郑欣怡计划去武汉中百仓库百步亭花园路店做志愿者。 新华社记者陈昊华摄影
放哨,以爱的名义驱走黑暗
父母知道自己有志愿者的反应,她永远忘不了:母亲呆呆地坐在沙发上,睁着眼睛问她:“这么大的事件怎么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 ”我问。
华雨辰,武汉青山区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出生长大的武汉“90后”。
在疫情防控期间,她做过司机、测温员、搬运者、方舱医院的播音员。 “我不是医生。 虽然救不了患者,但是特别想站出来尽力。 ”。 她说
在武汉北湖收谦站,华雨辰目睹了四面八方支援武汉的重型卡车、重型卡车进城,车上拉上了横幅。 “武汉不怕,我们来了! ’四川汶川的村干部带着村民,开车来送物资20多个小时。 横幅上写着“感谢汶川,武汉雄起! ”。
华雨辰说:“真的,只有亲身经历那个场景,才能感受到那个冲击。 不怕,我觉得武汉不会输。 ”。
城外的人得到了千里的援助,城市的人放哨帮助了我们。
3月19日,晴天。 在武汉一区空地,志愿者屈玲玉把老人抱在座位上,勒住周围的布。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理发师。”她开朗地笑着说。
2019年12月,甘肃的女儿屈玲玉去武汉找工作,但由于突然的疫情,她的员工暂停了,没能回家。 “与其害怕焦虑,不如主动做点什么”
于是,武汉街头多了一个个子不高、头发极短、戴棒球帽的“女汉”,推着小板车到处购买物资,步行被送到了六七公里医院。
有一次,绑着货物的绳子突然断了,一个人高的生活用品瞬间倒塌。 屈玲玉无奈地发出消息求助,爱心队的司机马上就来了。
她说:“一个人的体力有限,但我身后站着很多人,我们一起陪伴着这个城市慢慢变好。”
为医务人员免费烹饪便当的“雨衣妹”刘仙、必应的汤红秋和美德志愿者联盟……一个侠肝义胆的故事被多家媒体转载,无私的凡人成为网红。 无数力量聚集,无数暖流涌动,穿过厚厚的隔离、封闭的围栏,将黑暗驱赶到这座城市,带来希望。
2月5日,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志愿者胡思同(右一岁)和队友杀光后拍照。 新华社发
诚心奉献,凝聚抗击疫情的力量
尺土可以变成塔,荧光,增添光彩。
广东珠海,安信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曾因空缺而无法再生产紧缺的医疗物资。 市民黄莉春和26名志愿者连续16天进入工厂,累计生产医用口罩和防护鞋30万件以上。
北京、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大二学生赵天昊打开照相机,为准备高考的医务人员的孩子指导物理。 “医务人员在前线战斗,我们在后方为他们全力担忧,这是疫情面前道义上的责任。 ”
在沈阳太原街的中华社区,聋哑志愿者田占玉每天进行四次巡逻检查。 管理积分时,他抬起手臂给监控员加油。 “好人”,人们每天在群里用这三个字感谢他。
武汉、35岁的任超等108名ⅰ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近日接种了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网友留言流泪:为了英雄之国、英雄之城、有英雄的你们!
据全国志愿新闻系统报道,1月20日至3月4日,各地开展志愿服务的项目超过9.3万人,参加服务的注册志愿者超过207万人,志愿服务时间达到6419万小时。
居民志愿者、面巾纸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网络志愿者、文明志愿者、民兵志愿者、外籍志愿者……另外还有很多自愿离家第一线的无名志愿者。 他们可能没有登记,但他们的爱和奉献同样值得记忆。
“如果你是水滴,你滋润了土地吗? 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照亮了黑暗吗? ”。
60多年前,年仅18岁的雷锋提出的问题直击人心。 在抗击疫情的今天,亿万中国人实际行动,给出了这个时代最大的答案。 (参加记者:谭元斌、白田田、李杰)
2月16日,河南郑州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队志愿者黄俊(右)在杀人工作前让丈夫李剑穿上橡胶隔离服。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3月3日,志愿者黄玉芹(右)在哈尔滨市上海新村社区测量了进入小区的居民的体温。 新华社记者强勇摄
2月23日,武汉市武昌区华锦社区的志愿者向社区居民送菜。 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2月23日,武汉市武昌区华锦社区的志愿者从窗口向行动不便的老人递上了爱心餐。 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志愿者胡思同(右一)于2月2日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登机口检查乘客体温。 新华社发
3月3日,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建成街道上海新村社区,志愿者在庆河(左)、黄玉芹闲暇时用手机和儿子、媳妇报告平安。 新华社记者强勇摄
3月12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富润家社区出入口,外籍志愿者阿里(右)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 新华社任超摄影
2月23日,武汉市武昌区华锦社区的志愿者向社区居民分了爱心蔬菜。 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志愿者李文琦(右)在黑龙江哈尔滨香坊区司徒街和六顺街路口的疫情防控卡点(摄于3月3日)。 。 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影
(作者:姜琳)
标题:“习大大致敬的战“疫”英雄|微光成炬照征程”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