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1字,读完约5分钟
土地是农民生命之源,是农民增收致富之根。 近年来,新疆昌吉市各“访惠集”驻村职工队伍和村“两委”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核清土地资源,整合土地促进规模经营,调整适合土地的种植结构等比较有效的方法,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使“土饥”真正成为村民增收的“金块”
产权改革土生金
看到新建的综合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看到400多家商户签订的租赁合同,建国路街南五工二村党支部书记孙殿臣兴奋地说:“光是租金这一项,村集体经济一年就能收入411万元。”
随着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村庄土地被征收进行城市建设。 如何生产新的集体经济增长是村党组织面临的新课题。
昌吉市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人员拉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全面清产村“两委”和集体资产,村集体净资产价值达到1.4亿元。 征集村民意见后,职工队伍和村“两委”选择最佳股数化方案,配置股份,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 今年4月,村集体顺利办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 这意味着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拥有正式身份。
村民成为“股东”,由产业支撑。 职工与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积极协调,跑去办手续,引进昌吉市唯一的大型综合屠宰场,由村集体提供土地,按收益分配大致每年租用46万元。 集体快速发展80亩村庄纳入预约用地建设房地产开发有限企业建设酒店,由开发商经营,每年向村庄集体支付租金430万元。 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665.28万元,803名村民参与集体红利169.21万元。
回想年初的红利,村民白存新兴奋地表示:“今年1月,我们全家派代表到村子里领取红利,我个人分了2300元。”
规模上的黄金田
“土地是农民生命之源,只有从‘小农经济’向规模化经营转型,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利益最大化。 ’昌吉市财政局驻二六工镇幸福村第一书记、工作人员崔炳华说。
过去,玫瑰种植模式土地产值低,大型机械无法发挥,科技服务难以普及,土地生产优惠,经济效益还不高。 职工和村“两委”从土地规模化经营入手,鼓励村民“带地进社、出资土地”,整合全村3.75万亩土地,实行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提高土地产值,解放劳动力。
种植大户戴德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员工和村“两委”的帮助下,她成立了雨轩金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9000亩农田主要栽培管理玉米、西红柿和色素辣椒,统一品种、快播、色素辣椒。
工作人员还配合合作社的宣传智慧农业,在3800亩番茄田使用农田灌溉管理系统,用手机监测土壤潮湿,自动上水上肥,番茄产量从过去的每亩7吨上升到10吨。 那年参与土地流转的50多户村民,每户年分红2.4万余元。
村民李矛将房屋8.8亩土地交给合作社,每年不仅有5600元保底红利,还可以腾出工作时间增收。 “现在农民耕作完全不同于以前,合作社统一科学管理土地流转,收入比单纯打工或自己耕作要高得多。 这是前所未有的好事,”李矛说。
有些土地上的挖土金[/s2/]
“同样是一亩地,种山药的收入比棉花高7000多块,去年亩产1.5万元左右,今年我和其他四个村民合作种了800亩地的山药。 有去年的经验和员工的帮助,我相信今年的山药成长会更好。 ”六工镇十三户村的栽培家李大霞说。
十三户村以前以棉花、鲜食玉米、白菜等为主,投入大,经济效益不明显。 2019年,昌吉市行政审计局、市委网信邀请驻村工作人员和村“两委”对土壤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决定根据当地无霜期长、土质肥沃、沙质壤土的实际,带领村民迅速发展山药种植。
在其他村民还在犹豫的时候,李大霞心里抱着“增收帐”,抱着试试的态度,他找到了工作人员,想利用承包的200亩农田试种山药。 购买块茎、化肥等农资,调整技术指导,得到员工全力支持,李大霞试种的山药生长良好,获得丰收,暂时吸引了全村眼球,为下一步的宣传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宣传山药成功并非一例。 榆树沟镇牧业村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邻,主要以养殖业为中心。 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驻村职工队获得福建省科技援疆、产业扶贫要点项目,改良土壤、防风固沙,同时引进产量高、蛋白含量丰富的饲料巨型菌草,种植规模达到5000亩,增收30多名牧民。 “我家种了1000亩巨型菌草,以目前的生长势头,亩均产值1600元,员工联系订单,也不愁销路。 ’栽培模范家陶建波说。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从技术引进、培育到提供,黄芪、芦笋、黄芩等特色作物的栽培逐渐兴起,驻村职工的“保姆式”合作,使土地生机勃勃。
田畴织锦织,昌吉好风景。 昌吉市各“访惠集”驻村职工以改革思维和创新实践求突破,利用农村资源走产业多元化快速发展的道路,让农业成为奔头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各亩地拥有最好、最快的利润,在广阔的原野上描绘出新的丰收图景 (经济日报记者耿丹丹通讯员梁宏涛戴歌)
(作者:耿丹丹梁宏涛戴歌)
标题:“新疆昌吉:“土饽饽”成村民增收致富“金疙瘩””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