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96字,读完约6分钟
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了高考期间常见的4起诈骗。
防止许多考生和家长受骗
内部指标莫轻信判卷谣言不传播
“高考真题,先交订金违约退费”“保证内部指标一本”……每年高考前后,网上总是有不良机构和不法分子借高考之机炒作虚假新闻,误导考生和公众。 为此,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室、公安部等部门昨日发布近年来频发的高考假新闻,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受骗,也希望各网站不要为谣言提供平台,读者也不相信谣言,不相信谣言。
“神押题”诈骗退款新闻
每年,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和交流群销售所谓“高考真题”、“绝密回答”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惑新闻,以“预付订金”等名义要求客户付费 有些无赖声称可以花钱雇“犯人”进行替代考试,也有人以发送“样本问题答案”的名义向客户端电脑和手机发送病毒,窃取客户端新闻。
2019年6月12日,山东济南警方破坏网络销售高考押题试卷,从考生家长那里骗钱的事件。 民警说,数万元一组的高考押题试卷,其实是嫌疑人李某花了几百元从书店和网上买的普通试卷。 李某利用家长提高孩子高考成绩的热心心理,冒充某知名辅导机构负责人向家长出售所谓的“高考试题试卷”,从多位家长那里骗钱共骗了10多万元。 2019年7月,红星信息称,一名大学生高考被判处“枪手”为期4年6个月。
注意,注意
高考试题是国家绝密级材料,保管和运输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 考生和家长不应该存在侥幸心理,也不应该相信能够提前拿到高考真题和答案的言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的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确定,在高考、研究生考试、司法考试等4种“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罚金。
不存在的“内部指标”
不法分子经常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高考相关招生政策实施诈骗。 有人主张不需要看分数,花钱就可以了。 有人吹嘘自己可以获得某所大学的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价格,收取较高的“定向费”。
李某在朋友交往中得知,高某独生子女即将高考,并告知对方叔叔在北京一所知名高校担任教授,可以通过“内部指标”让孩子上大学。 一个孩子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分数只能上三个系。 不甘心的高某向李某求助,应对方要求支付了15万元的“活动”经费。 高氏也拿到了李先生带来的录取通知书,但与此前的约定不同,通知书上的录取学校是一所不出名的学院。 对此,李先生解释说,孩子暂时在该学院接受军事训练,结束后,可以进入以前说过的名校读书。 但是,军训结束后,孩子还在这所不知名的学院学习。 而且,高某知道这所学院和李某主张的有名的大学没有任何关系。 发现被骗后,高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最终,李某被法院认定实施了诈骗罪,并被判刑,但此时,大学入学已有几个月,其他落榜考生也早就开始复读了。
注意,注意
高考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经过40多年的改进,中国已经建立了科学规范、监督力度、客观公正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 高考录取工作全部在网上进行,严格执行公布的招生计划,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不会向父母收取高额费用。
“杨雷雷雷”“刘明炜”每年都丢准考证
以前高考期间,网上经常报道××考生丢失的消息。 众多读者为考生着急,迅速在微信群内和微信朋友圈转发,在短时间内形成影响范围较大的舆论。 不法分子经常利用这个虚构的情景欺骗读者的同情,提供虚假的新闻,留下的手机号码往往是收费的音频电话。 如果好心人按照电话号码回拨,同时按下电话铃声进行操作,有可能陷入吸费陷阱。
2019年高考前夕,微信群、微信WeChat的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上流传着虚假新闻。 “我捡到了高考的准考证,刘思宇,考点在实验高中,请朋友们转发,让刘思宇联系了这个号码1560633××××。 我一定帮他群发吧。 这孩子一家一定会突然死去。 别扩散,扩散,耽误孩子的高考! 从》年的《白倩》、的《杨雷雷雷》、《孙超》、《党喜龙》、年的《刘明炜》、《刘明婷》等学习2019年的《刘思宇》,每年都失去准考证,文案一样,道路不变。
注意,注意
建议看到同样的新闻,联系考生所在的中学和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通报电话进行确认。 如果没有确认,建议不要转发,不要打新闻联系电话。 散布谣言,编造虚假危险、疫情、灾情、警察信息,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明知是虚假新闻,故意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也是违法行为。
“高考乱判卷”谣言只关注博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前后,有人炒作某高考阅卷功能的工作,阅卷老师不分对错,乱评分。 事实上,发表这些帖子的人,大多都关注博学。 此外,一些高考成绩落差较大或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长武断地认为阅卷功能有问题,胡乱猜测。
2019年高考前,“惊人! ! ! 中国高考试卷内幕,寒心啊! 》的复印件在网络上很受欢迎。 该文作者自称“山西某中学教师”,曾参加高考阅卷。 在阅卷过程中,一位阅卷老师为了跟上进度,无论对错都随意评分,而且复查者也没有发现问题,出现了“20分题给0分”的极端情况。 文案得出的结论是:“高考考生能否顺利通过并不完全取决于学习成绩和答题水平,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考生的运气、阅卷的心情。” 这篇文章涉及高考文案,引人注目,在网上流传至少十多年,文案严重失实。 文案是为了“惊世骇俗”,每年高考后,总会被做好事的人传达出来。 2019年,教育部官网在盘点高考谣言时,为这篇文章打消了专业谣言。
注意,注意
考试阅卷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 现行的高考“在线考核”模式从制度设计到实际操作都是公平公正的,考核教师只有经过资格、培训、考核、考试考核“四关”才能加入阅卷。 评价系统还制定了严格的评价质量监控体系,跟踪评价质量的全过程,实时监测与分解,及时报警和提示等,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和纠正。 文/记者雷嘉
(作者:雷嘉)
标题:“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公布高考期间4种常见骗术 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