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04字,读完约11分钟
编者的话
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 当天上午,习大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献上花篮。
中华民族的迅速发展史是一部凝聚了无数英雄烈士鲜血的奋斗史。 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和迅速发展付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像闪耀的明星一样照亮天空,激励着我们前进。 习主席说:“理想之光不会熄灭,信念之光不会熄灭。” 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志,永远不要忘记他们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智囊团邀请了默默守护烈士、传递精神火种的4位普通人,温暖他们心中的英烈故事,讲述自己受到的精神感动,向沉睡在历史深处的英雄们致敬。
在安徽怀远县陈集镇,88岁的胡兆伦老人在烈士陵园擦无名烈士墓碑。 新华社发
为没有见过面的战友守墓,寻找亲人
讲述者:新疆塔地区沙湾县东湾镇剪辑湾村村民张秋良
剪辑湾村位于天山脚下,这里整齐地排列着六座烈士墓。 北侧的斜坡上,还有一座孤立的坟墓。 埋在这里面的是我一次也没见过的“战友”。
每年的清明节,建军节,我都会来这里扫墓。 每次来,我都会走到墓碑前,先敬上军礼,然后用手抚摸碑的名字,嘴里嘟囔着“胡咸真、阮延福、秦大瑞、栗新喜、陆金灿、牛书君、谷克让、张秋良来看你们”。
1979年,我参军两年了,和部队一起驻扎在沙湾县。 那年清明节,部队首长带领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天山脚下缅怀烈士。 这7位烈士分别来自陕西、四川、山东、河南、江苏,其中最大的27岁,最小的20岁,都没有结婚。 埋葬在2公里外的独墓里的是来自陕西宝鸡的战士谷克让,1976年参军,牺牲时20岁。 这些战友都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牺牲的。 当时,我受到了很深的冲击。
1983年,我退伍回到陕西商洛老家,被分配到镇武装部工作,结婚结婚结婚。 但是,我觉得心结好像没有解开。 荒野烈士的坟墓,以及我驻扎期间照顾过的失独老人,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难忘的担心。 过来想想,我告诉了妻子回新疆守护烈士墓的想法。 经过交流,家人同意了。 复员一个月后,我带着妻子再次回到剪辑湾村,在孤单老人尤佩科的家里定居。 之后,我每年给7名烈士扫墓,开始为烈士寻找家人。
1995年,回老家探亲时,在战友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胡咸真烈士的家。 他的母亲70多岁了,因为失去了儿子而变得失明。 老人知道我在为她的儿子扫墓,兴奋地跪下来向我低头,我拥抱着她,泪如雨下:“阿姨,你把我当儿子吧。 因为你老了,不能去新疆,所以我每年都去咸真扫墓。 ”。
年,我认识了当时的驻县某部队团长杨斌,向他讲述了七位烈士的事迹和为烈士建碑的想法。 杨斌听了感动,当场决定,向上司询问碑的事。
清明节,驻县某部队新任团长聂望军携官兵、县、乡、村领导和相关战友参加了奠基仪式。 那时,我高兴地哭了,心里默念着:“战友们,部队没有忘记你们,这是你们的荣耀。”
现在,我善于种200多亩地,成立养殖合作社,致富村子。 但是,为烈士寻找亲人的心情更为紧迫。 这几年,我经常带着大儿子去扫墓,告诉他如果我走不动了或不见了,就要继续守护烈士的墓地。 因为,烈士的精神被传达出来,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继续奋斗。
9月29日,河北邯郸市火磨小学的学生们参观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堂,缅怀革命烈士。 邓群英摄影/光明摄影
他们留下的文案,写着感情和精神
讲述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研究员乔·玲梅
1986年,我参与建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至今已有30多年。 在此期间,从事文化财产的征集、保管和研究。 说到与抗战文化财产相关的故事,眼前展现出了每一个具体的人物,栩栩如生。 现在,我想谈两个关于“复制”的话题。
抗战馆有一本1938年写的家书,长16厘米,宽25厘米,共5张纸,大部分复制品是用毛笔写的,只有信的末端是用钢笔追记的。 这是哥哥给弟弟写的房子的书。 哥哥叫王孝慈。 我是共产党员。 晋中特委会组织部部长。 1937年,他跟随一二九师三八六旅长陈赓来到山西阳泉,率领阳泉矿工抗日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后,平定抗日游击队,在太古、榆次、平定等地进行抗日斗争。 在此期间,他的儿子俊安也参加了八路军。 1938年10月,他写信给五弟,鼓励他前往抗日战线。 信中有特别振奋人心的话。
我希望你打破庸俗之人的见解,勇敢地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与俊安、哥哥、与全中国战斗的朋友们、与全世界捍卫正义的人们,携手走上光明和真理的道路。
在这热烈的鼓励下,王孝慈的五弟投入抗日洪流,在随后的蓝村战役中不幸受伤身亡。 2009年,王孝慈的女儿向里南、女婿71贝民夫妇赠送了这本珍贵的家书给抗战馆。
几年前,我征集了五本抗战日记。 日记纸变黄了,有洞,但笔迹模糊。 本文记载了日记主人随部队到不同村庄采访的经过,有很多学习心得,也有一些调查考察的记录。
日记主人叫丁基,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八路军晋绥军区机关报《战报》记者。 他不仅深入基层采访群众、士兵,还在采访间隙参加战斗,用“笔轴”“枪轴”与敌人展开斗争。 1944年的一天,丁基参加红峰岭伏击战后,晚上匆匆写下通讯,真实地展示了整个战斗过程。 第二天,他又参加了开府山之战,但不幸受伤,英勇殉国,只有27岁。
这些扎根于历史中的复制品,记载着艰难的历史,也延续着中国人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 习主席曾表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和危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想借这些文物的故事纪念烈士,并鼓励和奋斗现在的人。
月27日,第七批韩国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新华社发
为英烈,搞好文史研究和大众传播
旁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凌曦
今天是烈士纪念日,回忆过去的工作和经验,我想通过三个片段向烈士表示回忆和敬意。
毯子见证了国家的情感。 纪念馆的文物收藏中有军用毛毯。 其主人是1937年12月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程智。 淞沪会战爆发后,程智向年迈的父母和怀孕的妻子告别,离家前往国难。 行前,留下带来的军用毛毯,给妻子留下书,说:“这个时候正是男人报效国家的时候,我希望我的妻子能够以七尺之身殉国,顺利出生。 新生无论男女,都希望善抚,继承我的志向。 ”。 上海沦陷后,程智奉命参加南京保卫战,继续遭到日军多次攻击。 12月12日凌晨,日军集中炮火轰炸中国守军,程智右手三根手指被打断,血流不止,轻而易举地包扎后,继续指挥,呼吁全团官兵和阵地存亡。 最后,他的腹部被日军机枪击中,肠断,壮烈殉国,只有30岁。 这个时候,他的孩子还没有出生。
斗星移,其子程增孝超过了古稀之年。 几年前,他和家人在程智牺牲的地方举行了家祭,决定把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毛毯捐赠给我的馆。 在捐赠仪式上,“我想父亲会在九泉之下高兴。 因为人民没有忘记,祖国也没有忘记。”
一本丛书再现抗战的岁月。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收集资料文献,访问战斗遗迹,纷纷揭示了南京保卫战这一尘封的历史。 为了贯彻习总书记“整体研究深入,主题研究细致”的指示精神,本馆结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机构,从年开始,历经过去三年,从资料文献、文史资料、退役军人口述、遗迹考证等方面着手,“南京保卫战史料与研究” 多份文件首次发表。 希望这部丛书的出版能够再现抗战的岁月,安慰英雄。
徒步追寻英烈的足迹。 在抗战烽火中,紫金山是保卫南京的东部屏障。 中国军队在紫金山建设了大量的碉堡和防御设施,和日本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清明节,我们举办了“祭忆英烈”徒步活动,350多名南京市民在雨中徒步,开始了回忆之旅。 许多长带着孩子参加,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丛葬地纪念碑前献花,在中国军队碉堡遗址前聆听史学专家的讲解。 这让我感到了强烈的责任感。 今后,我们将更好地把历史研究和大众传播结合起来,代代相传烈士精神,督促人们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只要能走,我就会一直说下去
讲述者:河南周口市太康县自然资源局退休干部韩其功
我父亲是个老党员,教书几十年,培养了我深厚的爱国、爱党情怀。 1997年,我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被革命烈士的事迹深深感动。 于是,在纪念馆花了6天时间做了充分的资料整理,用钢笔抄写,拍了很多照片,打算回家乡宣传。 从此,收集红色文物、书籍、报纸、纪念品,整理英烈的事迹,成为我日常的重要工作。
一回到老家,我就去见了三所学校的校长。 我希望给他们一个宣传的机会。 最初,只有一所学校同意了。 宣传效果出乎意料,学生们认真倾听,原定3天的宣传延长到了6天。 之后,其他两所学校也邀请我去宣传。 我的红色精神宣传事业就此步入正轨。
为了说好话,我加入纪念馆的讲解员学习技艺,在各地收集红色文化财产。 这几年,我在大江南北、陕西延安、贵州遵义、广西百色等博物馆、杨靖宇、彭雪枫、焦裕禄等纪念馆、故居、北京、郑州、武汉、广州的古董市场奔跑,留下了我寻找的足迹。 我不能使用电脑。 用钢笔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整理出厚厚的素材。 我还精心制作了红色的推广展板,照片文字茂盛,展示了镌刻在什么岁月里的重大事迹和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一开始,周围的人不太理解,以为是我自己付了钱,做了“吃力”的事。 确实,为了在周边宣传,我骑了六辆自行车,换了两辆电动车,电喇叭烧了四五个,为了赶路,总是只能吃方便面。 有人问我到底是怎么多次下来的? 我认为原动力既来自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也来自听众的热情反馈。 从最初的几十名听众,到后来的几百名听众,相信革命烈士的精神代代相传,发誓“要为红色精神的宣传事业矢志不渝地奋斗”。
目前,我已收藏红色文物2000多件、红色书籍20000余本、报纸5000余种,有义务宣传革命烈士事迹300余场,听众达150万余人。 大家亲切地称呼我为“红色文化推进员”,我也上了“中国好人排行榜”。
现在,我成立了志愿者活动团体,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到了2300人的规模。 最近,县文明办公室为宣传团建设了“红色书屋”,党员干部和广大市民踊跃捐赠图书、画报,书屋藏书很快达到1000余册,建立了红色推广阵地。
转眼之间,我红色精神所宣扬的道路经过了20多年。 虽然气力不如以前了,但只要我能走,我就会多次不停地说话,让红色经典在新时代越来越闪耀。
标题:“英烈不朽,守护不息,精神不灭”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