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2字,读完约2分钟
告别了美丽的青海湖,接着列车西行,进入了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市。 这种土壤由于地形、气候、地质等原因,盐碱化程度严重。 原本被戈壁沙漠包围的格尔木,现在被小枸杞改变了面貌,生态农业为格尔木形成了绿洲。
金秋十月,格尔木枸杞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火红色枸杞弯曲树枝,摘下工人们的眼睛并用,以免枸杞鲜果受到压迫,动作时请充分注意。
今年20出头的刘淑娟来自河南,但是以前没有做过农活的她,在千里之外的格尔木身上挥汗如雨。 她说这里丰产的枸杞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摘工人刘淑娟:青藏线确实为我们的劳动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交通便利了,我们内地的人来工作也方便了。
摘工人段海建:青藏铁路对我们这边来的很多农民工来说也是财富线。 方便。 比坐巴士方便。
目前格尔木93%的耕地面积种植枸杞、11万亩枸杞田,每年所需外来务工人数超过1.5万人,当地农民通过枸杞增收致富。 让时间回到十多年前,格尔木市在广泛宣传枸杞栽培时,当地许多农民并不理解。
格木市郭勒木德镇党支部书记李国善:政府让我们老百姓种种苗就行了。 我们的一些人民不明白。 白天,我们种下了。 晚上,我想搔头扔掉,种小麦,种老二。
当地农民用枸杞代替种植的小麦和老二的背景到底是什么?
格尔木市农牧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田志明:格尔木当时耕地面积6万亩,需水量也比较大,如果是当时1亩土地的话,大致在1200到1500方之间。 栽培枸杞后,我们农业的用水量减少了。
在不到一半的需水量下,枸杞实现了小麦、青稞10倍以上的经济价值增长。 不仅如此,适宜在盐碱地生长的枸杞,更能发挥防风固沙的环境保护性能。 由于持续的枸杞栽培改善了环境,格尔木原有的6万亩耕地扩大到了现在的11万亩。
格木市农牧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田志明:一是防止风沙化,二是老百姓收入增收非常明显。 去年,我们全市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9,842元,枸杞产业的贡献不可缺少。
让土地充满活力,成为格木人的追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节能、节水的绿色生态农业在格尔木农村展开了新的宣传。 记者获悉,格尔木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原是500亩荒滩村落的集合用地,被改造成不同种类的温室,通过滴灌、水循环等技术精细化栽培,种类齐全的蔬菜瓜果丰富了当地人的餐桌。 (总台中央视记者白中央马力昱皓)
标题:“坐着高铁看中国丨行走“天路”最美青藏线!小小枸杞撑起戈壁绿洲”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