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96字,读完约10分钟
《参考消息》特别策划:致敬最可爱的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专家纵横谈(4)
【原标题】抗美援朝战争中大国竞争的启示
文/田义伟
中国人民在美国处于顶峰的时候,敢于迎接其挑战,这个勇敢的英雄气概和勇气,在当时美症流行的世界里从来没有过
美国军政当局决定的失败,是他们自视国力和军事力量,盲目武力压迫中国的自作自受的屈辱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得不到
20世纪50年代初发生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卫和平、抵抗侵略的正义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新中国和美国互为主要对手,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的全面竞争,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方面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赢得了胜利和尊严。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得到前进的力量。
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后,毛主席和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多次使用来往电报分析形势,根据朝鲜战场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决定变更用活动战方法歼灭敌人的计划。 图为彭德怀(左一)在朝鲜前线主持作战会议。 (资料照片)
守住底线,敢于战斗
1950年6月25日早晨,位于朝鲜半岛南北中央的三八线上,长时间以来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和摩擦发生了质的变化,朝鲜的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
美国当局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本质上不得参与任何国家内部管辖的事情”的规定,立即派遣武装部队,干涉朝鲜内战。 在新中国未返回合法席位、苏联缺席的情况下,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构成入侵“联合国军”的非法决议。 然后派遣海军部队去台湾海峡。 这个时候,新中国的成立还不到一年。
1950年10月初,美军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根据朝鲜劳动党、朝鲜政府的请求和中国人民的意愿,党中央和毛泽东高瞻远瞩,科学地分解参战利弊,坚决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术决策。 10月8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名义发出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出动到朝鲜境内,与朝鲜同志合作,与侵略者作战,取得光荣的胜利。” 毛泽东强调说:“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应该参战,参战好处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中国人民在美国处于顶峰的期间,敢于迎接其挑战,这个勇敢的英雄气概和勇气,在当时美症流行的世界里从来没有过。 事实表明,中共中央出兵决定是完全正确的,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怕强暴、敢于斗争的意志和决心。
灵活机动地迎击软肋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兼政委彭德怀的带领下,从丹东、长甸河口、集安越过鸭绿江,进军朝鲜境内,发动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面对敌我装备的极端差距和美军越过三八线后的形势,毛泽东和彭德怀在志愿军出动前10月13、14日的研究中明确表示,志愿军入朝后,先打防御战,再打反攻战。 但是,志愿军10月19日开始入朝后,朝鲜战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战争指导随形势而变化。 毛泽东和彭德怀多次利用往来电报分析形势,决定改变原有的战斗计划,用运动战方法歼灭敌人,“在稳定可靠的基础上争取尽可能的胜利”。 而且,中共中央和志愿军总部评价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没有注意到志愿军的出动,麦克阿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不相信中国真的在抵抗。 展开“圣诞前凯旋攻势”,断言“圣诞节前让部队班师回家”。 毛泽东说麦克阿瑟越傲慢自负,越大喜过望,对我们越有利。
之后,志愿军迅速掌握战场优势,抓住敌人评估失误和不适应我军的夜战、近战以及迂回作战等弱点,发挥我军之长,迅速将特色兵力集中在局部地区,连续行军、作战长达13昼夜,疯狂进攻敌人。 志愿军粉碎了麦克阿瑟感恩节占领全朝鲜、结束朝鲜战争的疯狂企图,取得了初战的胜利。
灵活的战术战略是我军制胜的法宝,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用劣势装备战胜世界最大军事强国的有力武器。 历史说明,要和强敌较量,必须避开其锋芒,击退其软肋,随势而变,借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的优点,迅速凝聚局部特征打击敌人,消弭胜利。
活动布局扭转战势
志愿军在朝鲜第一次战役的胜利,并没有给整个战场的形势带来很大的变化,志愿军在朝鲜还没有站稳脚跟。 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还没有达到被动防御的程度,随时会对志愿军实施大规模攻击。
1950年11月4日,毛泽东和彭德怀位于后方和前方,意识到美方可能实施的有力反击,致电商讨应对措施。 根据彭德怀和志愿军总部领导研究的作战方案,志愿军计划自发布设战场,将主力撤回到一战后比较熟悉的地区,建立反击阵地,深入引导敌人,进行伏击歼灭。 这种战术考虑,目的是毛泽东在志愿军入朝前在德川、宁远道路线以南地区明确防线思想的迅速发展,从根本上扭转朝鲜战局,把握战术自主性。
美军占领平壤后,美国朝野沉浸在朝鲜战争“胜利”的喜悦中。 这时候,“美国人的耳朵只听到胜利的声音”。 当“联合国军”在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中突然遭到急速打击时,他们不愿意承认志愿军参战了。 出现在朝鲜的中国人认为可能只是少数的志愿者。
美国军政当局在中国志愿军参战兵力意图不明的情况下,经过几轮讨论,做出了武装占领全朝鲜的错误决定。 美国参谋长会议主席布莱德利后来在回忆录中表示:“在11月2日至9日的重要日子里,我们翻阅了资料,坐下来仔细思考,但遗憾的是,我们做出了荒谬的结论和决定。” 11月24日,麦克阿瑟下令发动“总攻势”,向情报界公布总攻击计划,表示可以立即实现军事占领全朝鲜的目标。 但他没想到志愿军在悄悄地包围他的部队。
11月25日晚,西线志愿军部队突然发起反攻,首先瞄准美第八集团军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包围右翼战斗力弱的南朝鲜第二军团的两个师,拉开战斗空隙,然后集中第三十八军、第四十二军两个军,成为美第八 麦克阿瑟不知道这么多志愿军部队从哪里来,打“联合国军”弄得头晕目眩,瞬间瓦解了他的志愿军打到鸭绿江一侧的计划,焦急地指挥部队逃出志愿军的包围。
第二场战役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结束朝鲜战争圣诞节回国的“最后”攻势,将猖狂敌人击退至三八线以南,收复平壤,歼灭敌人3.6万多人。 布莱德利在回忆录中写道:“这60天是我职业军人一生中经历最严峻考验的时刻……朝鲜战争出乎意料地从胜利变成了屈辱的失败——是我军历史上最可耻的失败。” 麦克阿瑟明确表示:“有必要从攻击转为防御。”
“联合国军”的失败,根本上是美国军政当局决定的失败,他们自己看国力和军事力量,是盲目武力压迫中国的自作自受的屈辱。 中国人民转换战势,不畏强敌,积极在自己熟悉的战区设立战场,用高超的战术战略迷惑敌人,将敌人引向我们默认的战场歼灭的大战术,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历史说明,与强敌较量,不能一味被动应对,必须在深入研究掌握敌我优势规律的基础上,自行设局,“请你入瓮”,集中敌人歼灭。
轻视傲慢而促使对话[/s2/]
到1951年6月,经过5次战斗的竞争,敌我双方战场力量已经形成均势,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战争相互形成局面。
美国军政当局发现,截至1951年5月,美国为这场战争直接付出了10万多人伤亡和100亿美元以上的战费,但情况变得非常困难。 为了缓和美国内部和盟国之间的矛盾,维护美国的核心优势——欧洲的优势,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于5月16日通过了关于朝鲜问题的政策备忘录,确立了美国在朝鲜的终极目标——三八线地区的有利防线,签订了停火协议
党中央和毛泽东一边执行一边商定方针,一方面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双管齐下,另一方面准备和美国方面进行谈判,以三八线为界,为实现停战撤退而努力。 另一方面,面对谈判的成败不抱幻想,必须在军事上制定长时间的持续计划,用坚决的军事打击粉碎“联合国军”的任何攻击,协助停火谈判的顺利进行。
从8月18日开始,“联合国军”配合军事分界线开始谈判,向我发起空中攻势和地面攻势。 1951年夏秋防御战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打死战俘“联合国军”15.7万多人,志愿军死伤3.3万多人。 “联合国军”付出重大伤亡代价占领土地仅646平方公里,远远没有达到谈判中要求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退出1.2万平方公里的目的。 因此,“联合国部队”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
11月23日,朝中代表提出军事边界线方案后,双方根据朝中方案达成协议“以双方现有实际接触线为军事边界线,双方各后退2公里建立军事停战期间的非军事区”。 1952年10月8日,美方单方面宣布停火谈判无限期休会。
1952年底,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当局计划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冒险。 为防备“联合国军”在朝鲜北方实施登陆攻击,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了大规模反登陆准备,在朝鲜东西海岸正面战线挖掘坑道8090条、720多公里,挖掘战壕、交通战壕3100公里,构筑反空下降和反坦克阵地,建立东西朝鲜 敦促美国当局和“联合国军”放弃大规模登陆的冒险,恢复1953年4月26日单方面中断的半年的停火谈判。
6月8日,谈判双方首席代表正式签订了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协议。 到6月18日为止,停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但是,18日,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以“当场释放”为名,强行拘留被俘的朝鲜人民军人员,破坏停战协定,引起强烈国际反响。
6月20日,朝中代表团要求谈判休会,对李承晚的破坏行为表示抗议。 然后,6月24日至7月27日,志愿军部队和朝鲜人民军对南朝鲜军防守正面25公里的阵地发起攻击,歼灭敌人7.8万多人,恢复阵地192.6平方公里,严惩李承晚集团,加深了美方内部矛盾。 之后,艾森豪威尔向李承晚施压,输给“联合国军”第三代总司令马克·克拉克。 1953年7月27日、28日,克拉克、金日成、彭德怀在文莱山、平壤、开城签署停战协定,实现朝鲜停战。 至此,历时两年零一个月的停火谈判结束,中国人民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签订毫无胜利停战条约的美国陆军司令,感到失望和痛苦。 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和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有同感。 ”。
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也得不到。 通过一边说话一边督促,美国觉得战争旷日持久,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损失。 他们必须在板门店与朝鲜方面正式签订军事停战协定。 历史说明,与强敌较量,不可有丝毫侥幸,必须放下幻想,让敌人承受不了的损失走向和谈。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判断论证研究中心的政治赞助者)
刊登在《参考消息》年10月5日第11版上
标题:“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