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厦门10月11日电题:福建厦门:数字赋能使城市更具亲和力

新华社记者颜之宏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平,而且来自于住在这里的人们是否有亲和力。 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通过弥合数字鸿沟、打破数据壁垒等一系列措施,厦门这座城市越来越具有亲和力。

“这两年我在厦门体验了两次在线政务服务。 印象太深了。 ’来自吉林长春的程昊15年前毕业后选择在厦门定居,2年前把父母从老家带到了厦门。 通过微信的“imai”公众号,简单填写,进入了老人的身份新闻。 居留证以邮寄的形式直接送到了家里。 “以前只听说过‘不用跑一次’,就知道自己真的感觉到了什么是方便的”。

数字赋能不仅可以使工作的群众减少退路,还必须给予城市“新市民”和“老市民”同等的政策待遇。 今年,程昊的孩子也到了该入学的年龄,有过去的在线经验,在咨询教育部门后,再次顺利打开“imai”微信,填写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日等新闻,进入户籍照片,剩下的工作是

厦门市民数据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社长上官慧柏表示,如果符合现行政策规定,转移孩子的“积分入学”几个事项在厦门也是全程网上进行的。 经客户授权,10个政府部门政务数据后台流动,客户社保、居住等消息自动生成,其子女入学申请也在后台提交教育部门审核,很快即可完成网上计算机派。

今年9月入学后,程昊的孩子顺利进入厦门的公立小学,他说“不需要离线跑步,也不需要打招呼”,通过转移孩子可以享受和当地学龄儿童一样的政策待遇。

在大城市,医院反复看病,收费慢是很多市民“吐槽”的焦点。 厦门去年实现了全市医疗机构患者诊室结算“零排队”。 如果是在医院实名注册的客户,无论是否采用医疗保险结算,都可以在医生问诊结束后的第一时间用手机领取费用结算表,在用微信或支付宝( Alipay )支付后,马上进入下一个流程 据统计,实行结算流程简化政策以来,厦门各大医院院内结算时间平均缩短了46分钟,看病效率大幅提高。

不仅如此,厦门还实现了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准确收集与共享。 患者授权后,不同医院的不同医生可以共享患者的诊疗数据,更准确地找到患者的病灶。 厦门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主任叶荔姗介绍,利用电子健康档案进行治疗用药提醒、检测结果共享,可以避免患者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目前,厦门已为市民、居民建立了757万份各方面、全周期的终身电子健康档案,覆盖95%的常住人口,每月电子健康档案共享近300万人。

在数字能源的背后,是厦门多年来推进政务数据互联互通、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的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厦门共建设市民、法人、交通、信用、证件照、空个基础资源库,收集各类数据达9.75亿个,其中市民基础数据库为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婚姻等共计25种业务数据库 通过“背靠背”的政务数据共享和互认模式,提高市民网上工作体验,确保数据安全。

标题:“福建厦门:数字赋能让城市更有亲和力”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