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0字,读完约2分钟
深圳在创造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建设优质“民生幸福指标”上,不断探索创新,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
在深圳宝安这座今年新建的小学校门外,家长们正等待着。 这所学校1600多个学位中有55.5%给了非深圳户籍的学生。 教育优先,不是一句话空话。 作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在保障深造者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方面不断加大力度。
5年来,深圳累计财政性教育投入达到2800亿元,年均增长20%,总量和增长率均居广东省第一位。 180多个公立中小学扩建,新增25万个学位,几乎每十几天就建成一所新学校。 仅今年9月入学季,深圳就新扩建了59所中小学,增加了7.8万个学位。
保障民生,教育是其中的一环。 制定“民生幸福指标”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对深圳确定的战术定位之一,幼儿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颐养老 面对这样的目标,深圳不断探索创新,提前布局。
日前,燕罗社区健康中心正式功能升级,不仅100张病床,还打破了医康养多头管理的局面,首次将中医药与养老深度融合,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增添了最后一个环节。
近年来,在深圳,仅市区二级政府的卫生投入就超过了1200亿元。 2019年,深圳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4岁,比年提高0.8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奋斗目标。 仅2019年,深圳9类民生支出就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长9%。 今年上半年,民生投入已经占财政支出的7成以上。
改革行业越广越深,居民幸福指数全面提高。 深圳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人均每月1250元,居全国首位。 保障住房供应不断增大,未来深圳60%的房子将由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提供。
多次以人民为中心。 到2025年,深圳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标题:“【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圳提升民生福祉 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