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50字,读完约7分钟

资料来源:农业和农村部10月21日新闻发布会

图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物流园码头,专业拆解企业将渔船打捞上岸,运往专业场地拆解。 吴令剑摄(影像中国)

编辑者的话

长江禁渔是为整体规划、为后代规划的重要决定。 今年1月1日,长达10年的长江《禁渔令》实施。 十多个月来,沿江各省和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采取了许多措施,禁渔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另一方面,禁令下非法捕获“江鲜氏”或暗中贩卖的情况依然存在。 长江禁渔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考验相关监管人员、执法人员的能力和耐心。

如何保障渔民的就业和生活? 如何保证市场上鱼的正常供应? 如何加强执法监督,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今天,本版发表系列报道,自长江《禁渔令》实施以来,各地的实践与探索,目前还有待进一步处理相关问题。

湖南益阳

老文去公益冈

记者何勇

去年年底,文志强家门口的资江禁止捕鱼。 虽然心里也支持着,但是老文还是有点失落。 捕了40年的鱼,他再也离不开这条日夜奔腾的河流。

文志强今年55岁,住在湖南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港湾村,在资江旁边。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根据湖南省的统一安排,湘资沅澍的4条河流干流开始禁渔。

不到几个月,老文又开心了。 原来,考虑到老文等渔民的优势,兰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协调了有关部门,帮助他们承包河道打捞漂浮垃圾的业务。

“曹先生,这是今天打捞上来的第六艘船的垃圾。 搬完这艘船,我们就完成工作了啊。 ”。 傍晚,铁船停泊在码头上,河水拍打着岸边,旧文跳下船,抄写放在船舷上的耙子,向岸上的小四轮乱丢垃圾。

协助老文他们规范作业,赫山区农村生活人居环境整治联络区市场监管部门指导老文成做专业打捞企业,业务涵盖水清洁、垃圾运输、河湖疏浚。 文先生成了企业的社长,老伙伴们也纷纷参加。

“我们将根据漂浮垃圾的多少灵活配置打捞人员。 ”老文说:“在汛期,7、8艘船有30多人一起工作。 冬天,通常有两三艘船10多人一起工作。 ”。

“老文等人工作扎实,勤奋工作,2019年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法,我们向他们承包了在资江河道赫山段打捞漂浮垃圾的员工,年承包费12万多。” 赫山区农村生活人居环境治理办公室副主任段仕良说。 除了这笔固定收入外,老文的企业还承包了一点疏浚工程等。

“赫山区有专业渔民183人,兼职渔民220人,但由于渔民年龄偏大,申请就业的只有38人。 阶段,人社部门帮助渔民购买社会保障,也补贴财政,各渔民达到法定年龄后可以领取退休工资,这也处理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 赫山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任胡志伟说。

年轻渔夫的跳槽·就业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赫山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蔡参告诉记者。 “8月初,区里还举办了打击渔业人员的专业招聘会,协调区内公司和公益岗位单位,顺利实现渔业人员再就业。 ”。

就这样,老文再次启航了。 江还是这个江,船还是这个船,但打捞的不是虾,而是垃圾。

湖北宜昌

吴先生的晚年是有保障的

记者范昊天

铃声响起,警示灯闪烁……早上,吴世明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去湖北宜昌东阳火力发电厂上班。 到了工厂,消防主机上显示配电室故障,表明有火灾的可能性。 他和同事马上拿着灭火器和检查器具赶到配电室,发现其实烟雾报警器出了点问题。 现场迅速解决,排除危险情况。

今年49岁的吴世明原是宜昌宜都市白水港村的渔民,祖祖辈辈在长江边捕鱼为生。 白水港村是宜都市最大的渔民村,村里有渔民360人。 渔民常年工作的江段属于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长江流域全面禁渔开始后,他们成了当地最早上岸的渔民。

白水党支部书记李春梅说,村里渔民大多没有土地,主要收入来源是渔业。 并且,他们大部分年龄较大,技能单一,寻求其他职业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针对渔民年龄大、技能单一等问题,宜都安排了简单易得、对技术和身体条件要求不高的普通劳动者、物流、保安、巡查员等岗位,帮助他们实现了生产转业。

通过参加政府在村里组织的特别招待会,吴世明进入了东阳光火力发电厂,成为了维保工人。 “一开始我担心快50岁了,能不能把这份工作做好。 没有想到企业会组织专门的培训会,从旁指导老员工。 ”。 吴世明说。

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开展培训,白水港村75%以上的上岸渔民在周边实现了兴办、东阳光、华新水泥等公司的再就业。 对于任何年龄以上的渔夫,当地都努力好好地兜风保障。 据介绍,宜都2004年将渔民纳入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以前依靠渔业生活的专业渔民,此次解除逮捕后,政府将按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副业渔民按标准的80%执行……

2019年6月,吴世明与宜都市枝城镇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宜都段渔民逮捕安置补偿协议,根据他的渔船、渔具等的数量和判断价值,未能一次性重复10万元以上的资金补偿。 而且,他和恋人每人都有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补助。 “现在每天工作8小时,月薪4000元,收入更稳定,人心也轻松一些。 ”。 吴世明告诉记者。

江苏如皋

老高忙于自主创业[/s2/]

记者姚雪青

变革创业,从来没有考虑到今年57岁的高度。

高名叫高富林,和父亲一样,从十几岁开始在长江江苏如皋水域从事渔业生产。 “过去长江水质好,鱼也多。 之后污染增加,鱼也变少了。” 高先生坦白说,自己也想积极地换工作,但没有资金和技术。

转变是随着去年长江禁捕渔业正式启动,心中已有蓄势待发的老高,作为如皋市满仓渔业专业合作社社长,率先响应了年底前按时上缴渔船和网具的号召。

撤回后,根据渔船的大小和生产规模,领取了包括拆卸费、渔具补偿费、渔民补助金等在内的约46万元的补助金。 打算工作几年回家养老,老高决心重新工作。

从今年年初开始,如皋市与渔民上岸后转型的快速发展相比开展了一些培训。 “有电商、电焊、厨师,我参加了。 对被推荐的公司也很满意。 老高告诉记者:“只是年纪太大了,一成熟就迎来退休年龄,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

今年4月,一家勘测企业发现了老高,请他帮忙勘测码头。 “我向他解释一下,渔船都给了。 这些需要专业的服务船。 ”。 虽然没用,但从多年的水上生活经验来看,他看到了开展长江交通服务的新机会。

老高打击了合作社的其他8名渔民,通过补偿金和储蓄筹集了200万元的注册资金,建立了船舶服务企业。 渔民自主创业,当地政府也非常支持,听说渔政农业执法大队将带领人社、海事等部门进行援助指导。

“政府部门在公司的设立批准和服务保障船的建设批准方面,给予了审查优先、流程加速等政策支持。 从5月有创业的想法到6月拿出证据,仅仅花了一个月。 ”。 老高表示,市政府承诺给予15万元三年无息贷款,处理渔民创业启动阶段资金周转困难。

企业的第一艘服务船还在建设中,渔民转型的员工也接受过培训,但由于船舶服务诉求大,很多业务都主动上门洽谈。 “企业的主营业务是为船舶提供物流保障服务。 ”。 老高告诉记者,快速的发展方向是作为码头勘测和维修的服务船、辅助船、以及大型货船的交通船进行物品购买、人员接送等。

“以前捕鱼是体力劳动,必须看天收。 目前,服务是一项技术工作,是干湿的保证。 ”。 现在的老高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信心。

设计版:蔡华伟

人民日报(年11月10日版13版)

标题:“渔民上岸,有了新营生(大江大河·关注长江禁渔①)”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