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15字,读完约8分钟

南宁云-南宁信息网报道,在新冠抗击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作为与疾病直接“开战”的医务人员,他们逆行,抛弃小家为大家,用自己血肉之躯构筑了对疫情的坚实防线,谱写了许多无私的赞歌。 他们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尊敬生命、拯救生命、救命伤口、甘愿献身、热爱无疆”的精神,是无愧的白衣战士、白衣天使。

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熊滨就这样,疫情一开始,就投入了疫情防控工作。 广西“小汤山医院”开业后,他更是奔赴疫情防控前线,负责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父亲去世也不能回家,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父亲去世了,但他仍坚守在第一线

2月20日是广西“小汤山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邛武医院临时应急病房开业的第五天。 当天下午3点,病房正在进行救治。 危重病人缺氧加重,在二线值班的熊滨,立刻赶到病房,指导医生为病人气管插管。 对新冠引起的肺炎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风险非常大。 瞬间,患者体内的气溶胶传播喷出,医务人员最容易感染。 但是,当患者病情告急时,熊滨的第一反应是“马上就来! ”。

顺利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稳定了病情,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那时熊滨默默地看着其他患者,但大家都不知道。 那天早上,他父亲刚死。 身处疫情防控现场,熊滨无法回家。 将悲伤藏在心中,将悲伤化为力量,致力于繁忙的工作,继承医生的仁心,在保护生命的岗位上持续奋斗。

55岁的熊滨是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他所率领的队伍也是医院最有经验的重症医疗队,在新冠救治肺炎患者的工作中,他肩负着重任。 保护危重患者,可以降低新冠引起肺炎的死亡率。 不管多么困难,他们不顾正义,冲锋在前,就像那些在疫情防控前沿难以“炸毁碉堡”的勇士们一样。

在重症病区治疗的重症、危重型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年纪较大或患有基础性疾病,病情更是多种多样,应时刻做好急救准备。 2月20日凌晨,广西“小汤山”医院收治一名69岁男性新冠肺炎患者,患者病情危重,血氧极差。 2月21日,熊滨带队立即用ecmo进行心肺辅助治疗。

熊滨带队凝视重症、危重患者,每天了解患者情况,并根据病情变化尽快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抗病毒、抗感染等药物治疗、氧疗、机械通气、crrt、ecmo、中医药治疗、康复治疗等综合措施,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截至3月5日,广西“小汤山”医院累计收治重症、重症确诊患者9人,经熊滨团队科学治疗和精心护理,4名重症患者转为重症患者,核酸逐渐阴性。 “我最高兴的是看到他们的病情好转!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保护所有重症,危重患者。 ”。 熊滨说。

发生疫情,他自愿投身第一线

庚子鼠年春节,熊滨本来就没有休息。 疫情过后,他积极参与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是自治区卫健委专家组副组长和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组指挥部专家组成员,从年前开始就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疫情防控,标准先行。 他通宵参与了广西《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和《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导组指挥部令(第1号)》的制定。 从2009年30日开始,受疫情防控指挥部和自治区卫健委委托,熊滨不停马赶往防城、柳州、贵港等地,到各地主持和指导新冠救治肺炎重症和危重型患者。

作为科主任,他不能支持武汉,所以尽力保护广西。 该院邛武医院作为自治区级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后,他立即呼吁重症医学科全体医务人员参与准备工作。 他积极参与包括仪器设备在内的谈判和采购、人员准备和计划工作,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筛查、在场、运输、治疗和转出icu流程,组织科人员进行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评估。 为广西“小汤山医院”的顺利启用做准备。

从2月初开始,熊滨率领重症队在广西“小汤山医院”反复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现场演习。 2月15日,首批医务人员正式上传广西“小汤山”医院,熊滨再次向医务人员指出上传病房后的相关观察事项。 他握着拳,眼球坚定,就像他在上传前被镜头捕捉到的瞬间一样。 “什么坎也过不去。 寒冷总是过去,春天总是到来。 我不能停止这一脚”。 他大步转向广西疫情防控前沿广西“小汤山医院”的临时应急病房。

熊滨是老党员,他也是邛武医院临时紧急病房党支部副书记。 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身作则,率先以身作则,像勇士一样冲锋在前,要求别人能做到,带领上传病房的医务人员献身、努力奉献、凝聚内心,“救命、救命、伤身、献身。 在他的带动下,上传到广西“小汤山医院”的210多名医务人员中,有49名非党员向党组织在第一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2月24日,首批5名队员在病室内第一线入党。

为了拯救患者,他总是不遗余力

熊滨主任说话很客气,乍一看显得很威严。 其实在他冷酷的外表下,患者隐藏着一颗炽热的心。 从医30多年,熊滨在2003年抗击“非典”,在2009年抗击“禽流感”。 在这次由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更加勇敢负责,奋斗。

一天晚上9点多,熊滨接到指挥部通知,防城港因新冠导致肺炎重症型患者病情恶化,希望移送广西“小汤山医院”接受治疗。 他很快就会参加远程会诊,全面判断患者的状况,认为患者具备条件,可以转换。 当晚,患者连夜从防城港转移过来。 这边,熊滨通知病房,准备接收患者。 等患者平安到达,熊滨平静下来,已经是凌晨1点35分了。

熊滨就是这样,都是为了患者。 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上,二线值班熊滨全天候在线,只要一线有问题不能处理他,随时都会出现。

熊滨还是临时应急病房主任,负责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房管理,必须统一协调各种问题。 大家遇到问题,就找熊滨。 重症医学科一区副主任医师对淑麟说,抗疫战争爆发,熊滨一觉未睡。 “2月16日凌晨2点到早上8点我在值班,1点半进病房的时候,我看到熊主任正好从负压病房出来。 8点下班睡觉,他刚从病房回来,那时已经是下午3点了。 因为病房里有事,所以他又去解决了。 ”。

临时病房与一般病房不同,每次出入都有特别要求。 每次脱掉防护服都要花一个多小时,但如果病人或需要工作的话,他马上就来,不辞麻烦。 淑麟说:“我这么忙,这么累,主任从来没有烦躁过,一点也没有抱怨过。” 熊滨先生说:“这是我的职责,只要对患者好,就值得一切。”

父亲的鼓励,支持他的前进道路

失去了父亲,没能度过最后的旅行,熊滨心里很愧疚。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在单位奋斗了十几天。 但是,说起父亲,这个“硬汉”多次哽咽,泪流满面。 其中有罪恶感和悔恨,也有对父亲的爱和留恋。

熊滨的父亲年纪很大,患有脑血管疾病。 熊滨在上传广西“小汤山”医院之前,父亲住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 忙于疫情防控工作,他只去医院看了父亲两次。 在广西“小汤山”医院开业之前,他只能通过家人了解父亲的情况。

2月20日早晨,熊滨父亲去世,依然在8点进入病房,直到下午才出来。 他没有让任何人注意到自己的心事。

熊滨出生于医学世家,父母是区内有名的呼吸内科医生。 爸爸

熊君福是国务院政府特别贴专家、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得全国卫生系统

先进员工、在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医务人员,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受家庭气氛的影响,熊滨向往成为医生,救死扶伤。 “爸爸认为我不适合当医生。 他担心我受不了这份痛苦,受不了这份寂寞。 ’熊滨说,自己的父亲很严厉,很宽容。 知道了熊滨先生的想法后,他只说:“既然选择了,就多次坚持下去,好好干吧。” 父亲向熊滨2人坦白说:“从医很难,必须忍受这种痛苦。” 只有害怕生命,才能成为好医生。

在父亲模范和亲切的鼓励下,熊滨回味了一番。 当医生30多年了,他深刻体会了父亲说的医道的艰辛,坚守心中所带,也明白了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熊滨说,应父亲的要求,他将继续成为一名好医生。 在疫情防控战中,全力救治患者,协助患者早日康复。 “希望所有患者都能康复出院,与家人团聚。 抗击疫情是我最能安慰父亲的事。 ”。

(作者:庞丽娜·吕立新)

标题:“抗疫一线”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