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16字,读完约6分钟

专家认为,除非发生严重影响生产能力的突发事件,否则本轮猪周期将进入下降通道,有可能出现拐点。 受疫情影响,未来我国的生猪养殖门槛将会提高。 规模化提高,机械化、智能化和产业化养猪工业化生产方法初现端倪,未来我国生猪产业将在工业化生产时代加速发展,生产主体仍呈现多元化,但一体化公司、龙头公司将加快发展,成为影响市场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农村监测数据显示,6月18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42.72元/公斤,比2019年6月18日的21.36元/公斤高出一倍。 全国的猪价从去年6月开始转移到上升通道,到现在已经24个月了。

持续高价企业,增加了顾客的生活负担。 新春伊始,国内猪肉价格略有松动,连续14周下跌,但上周再次回升。 国际猪价长期低迷,国内高额猪价什么时候会迎来下跌周期? 本轮猪周期拐点来了吗? 对比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猪市冰火两重天

“现在毛猪的购买价格为34元/公斤,如果自己饲养,每卖一头猪,利润约为1600元。 如果不是自繁自养,每卖一只猪,利润只有300元。 头头小猪太贵了,一只小猪要1000多块钱。 ”。 6月19日,湖北省蕲春县刘河镇莲花村养殖户黄鹏程说。 黄鹏程是兽医出身,10年前建了一个小养猪场,自繁自养,常年饲养栏肉猪200头。

猪的价格即使“高烧”持续也不会下降,“牛市”虽然持续时间长,但在领域上感觉极其不同,用“冰火两重天”来概括可以说正好如此。

黄鹏程这个小养殖户是“冰”。 从今年开始黄鹏程不再养猪了。 以前非洲的猪流感疫情至今仍让他心潮澎湃。 “现在养猪利润很高,风险也很大。 如果发病,本来好的猪,几天内就一个个死了。 ”。 黄鹏程说。 今年初春,他尝试了养鸡,现在养了200只。 如果利润好的话,我打算扩大规模。

全国的猪养殖龙头公司是“火”。 温氏股份年报显示,2019年净利润为139.06亿元,同比增长251.38%。 新六和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净利润为50.4亿元,希望同比增长195.78%。 牧原集团成功应对了非洲猪瘟的严峻考验,2019年净利润增长1075.37%。

“本轮猪周期叠加了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环保政策、猪产品运输政策和生产周期性因素,与前几个周期大不相同。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说。 他说,自2006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三个完整的猪周期,分别为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2009年6月至年4月、年5月至年5月,时间分别为36个月、59个月和49个月,低谷至高峰的上升时间分别为23天 本轮上涨周期从去年6月开始已有24个月。

朱增勇表示,本轮上涨周期区别于前几个周期,首先是生猪存栏和可繁殖母猪存栏量减少,所有养殖主体的生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没有非洲猪瘟,预计年猪肉价格将持续下跌,2019年上半年有可能周期性低位。 但是,非洲的猪传染病打乱了猪的周期正常的波动节奏。 年10月以来,母猪存栏同比增长超过5%的警报线,降幅持续扩大。 截至2019年9月,全国母猪存栏同比减少38.9%,生猪存栏超过41%。

生产能力的大幅下降导致猪的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涨幅远远高于上一个周期,上涨周期很短。 从月平均价格来看,2006年以来,猪价高价分别为16.87元/公斤、19.68元/公斤、20.45元/公斤、37.11元/公斤,年2月猪价较年6月高点上涨81.5%。 从低谷到超过上一轮的价格只有14个月,上两个周期分别为25个月和24个月。

拐点可能已经到来

“除非发生严重影响生产能力的突发事件,否则本轮猪周期将进入下降通道,可能会出现拐点。 ”。 朱增勇说。

猪的价格拐点的首要影响因素是供给和诉求。 从供给来看,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是评价生猪价格拐点的最重要指标。 从2019年10月开始,全国母猪饲养数量连续8个月回升。 从生产周期来看,生猪供给量最快10个月恢复性增加。 猪饲养栏和仔猪供给量连续4个月恢复性增加,表明猪供给最快5个月后环比明显增加。

从支出来看,预计今年上半年猪肉支出的诉求幅度为30%至40%,高于猪肉供给幅度。 下半年的供应恢复速度预计将大于这种恢复速度。 因此,综合来看,猪价高或过,到了后期将逐渐恢复到合理的价格水平。 预计2021年全国猪的供应将明显增加,进一步加快猪的价格恢复到合理的价格水平。

“受生物安全水平、资金、技术、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小散户补栏的生产速度、时间和规模比规模公司和大型养殖户要慢得多。 龙头公司以“企业+农户”的方式快速扩张,饲料屠宰等养殖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也加速进入养殖行业。 ”。 朱增勇说。

以牧原集团为例,非洲猪瘟发生以来,该企业加快了在全国各地的布局,预计年生猪出栏量将达到2000万头。

朱增勇认为,受疫情影响,未来中国生猪养殖门槛将提高。 规模化提高,机械化、智能化和产业化养猪工业化生产方法初现端倪,未来我国生猪产业将在工业化生产时代加速发展,生产主体仍呈现多元化,但一体化公司、龙头公司将加快发展,成为影响市场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赶上政策的诱惑

“猪的循环是市场的产物,不是中国特有的。 提高猪的生产稳定性、竞争力,降低猪的单位周期猪的价格波动幅度,是有关部门应该做的事。 ”。 朱正勇说。

首先,要立足于国内猪肉的供应,合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猪肉进口是控制中国猪肉市场供求的比较有效的手段。 特别是目前的生产能力还在恢复过程中,合理进口猪肉有助于防止猪的价格过度上涨。 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国内猪产业预警体系,为生产者提供获取越来越多市场新闻资源的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猪肉进口预警新闻,达到让市场合理进口猪肉,抑制猪肉价格,同时防止过度进口冲击国内市场的目的

其次,运用中长时间的贴息贷款、保险等金融机构,稳定猪的生产。

朱增勇表示,如果政府部门比较发放中长期低息、贴息贷款,可以帮助养殖户处理融资难题,保障猪价低迷时产能温和减少。 对中小养殖户,可以建立养殖合作组织或实行“企业+农户”模式,形成规模特征,保障生产资料的供给,比较有效地建立产销对接,降低经营风险。 (记者黄俊毅)


(作者:黄俊毅)

标题:“本轮猪周期或迎来拐点”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