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1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6月24日电(记者刘翔霄)艾草是什么样子的? 香囊有什么用? 粽子怎么包? ……端午节到来之际,古来流传的节日民俗为什么传得那么远,再次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话题。

最近,山西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小学的语文问题让她很为难。

“请写下端午节怎么过。 ”。

“妈妈,端午节不是吃粽子吗? ”

这位母亲说,孩子的话让她汗颜。

太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80后白领董晓丽出生于山西江县。 她的记忆中,还保留着小时候过端午的节俗记忆。

“姥姥自己缝香囊,捻五彩绳做。 她戴着老花镜,挑选各色丝线,手拉手教孩子们配色和捻。 爷爷送来了艾蒿,我们急忙把艾蒿插在门口。 ”。 她说,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家人都会坐下来包粽子过节,温暖而充实。

董晓丽说,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的端午节,节俗淡薄,“好像丢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东西”。

专家认为,缺乏以前流传的节俗传承,既有节俗本身在时代变迁中“去旧”的原因,也有在新的时代环境中“造新”不足的原因。

“现代人正常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休闲娱乐选择多,节俗相应发生变化就不足为奇了。 ”。 中国民间文化创新与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嗣新说,香囊戴、艾蒿挂等端午节俗有以新时代面貌走向节日舞台中央的条件。

“体育竞技神器”的田间龙舟、杂粮拼图版的龙舟和粽子、小手做“舞龙”、风格多变的手工香包……记者搜索购物网站,发现许多端午主题的新产品在网上热销,备受欢迎

“幽默感强,完成有成就感,端午前夕顺利完成”“第一次接触,历时近半个月,完成后充满惊喜、淡淡的艾蒿香味”“真的尝试了德智体的美劳,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经营网络手工香囊的店铺,7

据店客服“非池”介绍,店开业7年多了,每到端午节,手香囊的销量就会增加,“热衷于独自体验版的端午节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创意动力也受到了粉丝们的热情鼓舞。”

除市场力量外,许多文博机构也为节俗传承注入了新的动能。 今年端午节期间,山西博物院在线发布了奖项问答。 奖品是印有青铜凤鸟纹和金文“平”“安”两个字的防疫胶囊。 平遥古城的集体包粽子活动已经持续多年,在疫情下,开始向游客赠送粽子。 在南方一点的地方,以前就流传过端午节,俗事也开始复苏。

民俗专家认为,只有用创新的动能增强以前流传下来的“培新”的力量,才能真正把历史之韵送到人心深处,带到悠远的未来。


(作者:刘翔霄)

标题:“粽叶历久香弥远端午节俗何以更好传承”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