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1字,读完约4分钟
【视频】甘肃干盐“浴”水再生记者:张钦、玛莎、范培珅、多蕾、郎兵兵
新华社9月10日电题:《荒凉》的土地挖掘金记——甘肃旱作农业迅速发展“变奏曲”
新华社记者李杰、崔翰超、张钦
初秋,高峰乡牌坊村的山头,卷心菜“绽放”在黑色地膜上。
45岁的曹斌背着背笼在地里忙碌着。 旁边的妻子剜右手,伸出左手,马上埋下了背笼。 笼子紧紧地靠在曹斌的肩膀上,但他的心特别舒服。 曹斌说:“今年种了15亩卷心菜,卖一半就赚了8万多块。”
十年前,曹斌也经营农业。 以前品种传下来,粗放栽培,少干少雨,收获微薄,后来他外出工作,收支刚刚平衡。 家里父母上了年纪,体弱多病,孩子年幼,需要照顾,他曾经迷失在生活中。
8月27日,在定西市安定区的高峰乡牌坊村,曹斌调查了卷心菜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李杰摄
年间,曹斌听说家乡有人种高原夏菜,收成还不错。 于是他决定回故乡种卷心菜。 四方求教,得知种菜要铺膜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辛苦,大有学问。 几年后,他越栽培越好,不仅摆脱了贫困,每年的收入稳定在10万元左右。
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海拔2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只有4.4度,高寒阴湿,这里已成为安定区高原夏菜的新兴产地。 “高地日照强,温差大,病虫害少,适合种植高原夏菜。 地膜栽培对土壤保湿、保温也比较有效。 ”乡长王玉国说。
甘肃少雨,降水时空分布明显不均衡,过去的耕地基本上都是仰天吃饭。 “种山、打车、煮锅、吃饭”是当地广种薄收的真实写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甘肃人在农田地头发生了“地膜革命”。 这种薄塑料,保持了土壤中的水分,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高峰乡也从中受益。
作为“粮食救济大县”的定西市通渭县和白银市会宁县,随着“全膜双垄沟播”地膜技术的普及,玉米、土豆连年丰收,跃居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9月2日,在定西市稳定区鲁家沟町南川村,邵俊堂(右)和妻子骑自行车前往高基准日光温室隧道(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范培珅摄
如果说以地膜为代表的“塑料革命”使甘肃实现了粮食供求的平衡,那么以温室为代表的“塑料革命”就让甘肃大多数贫困地区的人摆脱了“贫困”,转变了“贫困业”。
温室大棚屡见不鲜,但在干旱贫困地区温室大棚种植发展迅速,历史还不长。 进入稳定区鲁家沟町,温室大棚林立,花卉、蔬菜、育种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着温室大棚的出现,是高效节水理念的运用。 有大棚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滴灌。 有滴灌的塑料大棚实现了水肥一体化。
9月2日,在定西市稳定区鲁家沟町南川村的高基准日光温室大棚内,邵俊堂(右)和妻子在辣椒育种棚工作。 新华社范培珅摄
以前南川村的贫户邵俊堂种植粮食,经常“下种10升打一斗”,现在他承包了4条隧道,进行茄子、西红柿和辣椒的育种,一年亩产也有几十公斤。 但是,就在这时,邵俊堂说:“这几十公斤的种子虽然不在麻袋里,但卖了将近4万元。” 他们繁殖的种子由一家企业统一销售,销往海外。
更高端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也在兴起。 在酒泉市肃州区,“风吹石头跑,到处不长草”的戈壁沙漠中,日光温室排列着,穿过地面,充满了活力。 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无害化绿色防治、物联网控制等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在戈壁沙漠出现了新面孔,火龙果、无花果、莲雾、台湾枣等南方水果在戈壁沙漠出现。
9月2日,在定西市稳定区鲁家沟町南川村的高基准日光温室大棚内,邵俊堂在辣椒育种棚工作。 新华社范培珅摄
肃州区总寨镇总寨村的范立德,最早尝到了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甜头。 2009年,外出务工的他回到家乡开始种植戈壁蔬菜,第一年建设了5个温室,货架平均收入达到1万元。 “农业科技让戈壁也成了聚宝盆。 ”范立德不断学习管理技术,目前柜员平均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成为财富的领头羊。
现代设施农业也能在戈壁沙漠中结出果实。 河西走廊高质量、充足的光热水土条件,在现代丝路抗旱农业中脱颖而出,缓解了粮草争地、生态与耕地争水的矛盾。
这是2019年8月18日在酒泉市肃州区总寨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拍摄的高基准温室大棚(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范培珅摄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表示,如果因地制宜,“观念改革创新+科技创新”也可以在荒凉之地掘金,高寒地区、苦旱之地、沙漠戈壁也将成为花果山、米粮川和聚宝盆。 (完)
标题:“走向小康生活”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