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8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名称,该文件的副本不仅涉及“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计划,也体现在2035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远景目标的实现上, 那么,2035年的中国怎么样? 为什么要制定“十四五”计划,提出并确定2035年的目标?

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推进,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战术安排。 分两个阶段,指2020年至2035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议》中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是第一阶段的目标。

作为这一战术安排的具体落实,《建议》通过对创新能力、现代经济体系、国家管理体系、文化软实力、生态、对外开放、民生、安全与国防等9个方面目标的具体描绘,勾勒出2035年前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丽画卷,

《建议》指出,展望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上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更上一个新的大阶段,“大幅度上升”和“新的大阶段”都是我们小康社会和当前的经济总量。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目标的表现以定性表现为主,采用定量方法,没有确定的量化指标。

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外部环境多有不稳定因素,多有可能冲击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深远,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长期规划目标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各方面快速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因此,不强调量化指标有很深的内涵。

《建议》是2035年实现的九大目标中,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成为2035年目标中的重要因素。

“十三五”期间,中国创新取得巨大进展,在许多行业实现突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新指数排名,中国去年跃居第14位,这是前20大经济体中,中国唯一的中等收入国家,其他都是发达经济体。 这证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但还不算前列。 所以,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要排在前列,这个要求更高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最大的短板就是关键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闻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 此次《建议》确定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新闻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实现新型“四化”和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明确了时间表。

《建议》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快速发展,全民共同富裕取得了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并且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部分强调了“稳步推进共同富裕”。

《建议》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中,建设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等一系列强国目标,这些目标也着眼于本世纪中叶,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年是“十四五”计划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趁势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着第二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在“两个百年”历史的十字路口,党中央要统一思考“十四五”计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进而确定二○三五年的快速发展目标。

制定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快速发展趋势和中国快速发展条件,多次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起来,“十四五”规划从六个方面进行部署,紧紧抓住中国社会第一矛盾,提出十二条战术性、创新性措施,这些部署和措施应有之

方向、目标明确性、任务确定是我们搞好事业、完成的前提。 统筹考虑“十四五”计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开局面,迈出良好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蓝图已成为我们以优质快速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快速发展与安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型快速发展格局,大势所趋。


标题:“焦点访谈:新征程 新蓝图 谋划长远 久久为功”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