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01字,读完约9分钟

广西-东盟经开区新貌。

南宁市第十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

南宁教育园区实训基地。

实施“白改黑”后广西——东盟经开区市政道路的新面貌。

广西珠江啤酒有限公司啤酒生产线。

华侨的家人很享受在大帽山广场跳舞。

宁武农场隧道甜瓜基地。

年是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成立60周年。

60年来,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在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南宁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几代农场人不懈奋斗,使昔日农田里的阡陌成为工业快速发展的沃土,欣欣向荣。 年,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时代,新的快速发展,新的变化。 从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蜕变而来的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实现了惊人的快速发展,辖区内产业繁荣,百威、中粮、珠江、双汇、统一、伊利等国内外知名公司云集,目前辖区有工业公司445家,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 —2019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4%。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14.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2%。

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农场面貌日新月异,生活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职工群众安居乐业……这些可喜的变化,彰显出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改革和快速发展的卓越成效。

11月19日,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举行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成立60周年新闻发布会,向信息媒体介绍农场成立60年来的快速发展历程,特别是“第13个五年”期间,开发区在农场综合改革、产业快速发展、民生保障、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产业集聚八方客户纷至沓来

位于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内的广西质冠食品有限责任企业是全国较大的鲜湿米粉生产基地,拥有全长136米的自动化鲜湿米粉生产线。 设计生湿米粉生产线12条,年产生湿米粉能力达到72000吨。 设计了干燥米粉生产线18条,年干燥米粉生产能力达到36000吨。

“众所周知的‘粉之都’‘巧二娘’连锁店米粉来自这里”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林黛告诉记者,企业拥有包括“粉之都”“巧二娘”等终端市场米粉连锁店二百多家,北京、河南、贵州、广西、广东等

在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像广西品冠食品有限责任企业这样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公司还很多。 目前,现代化、标准化的工业厂房已成为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的“符号”。 但是,1960年成立时,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工业公司只有芳香工厂、造纸厂、淀粉厂等10家,工业总产值只有14万余元。

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插上飞翔的翅膀,紧紧抓住创新驱动之机,优化经营者环境,精心规划,精准招商。 “十三五”期间,本辖区重点快速发展食品加工、环保家庭、生物制药、大健康等产业,快速发展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累计引进260个项目。 2019年成立广西食品加工产业联盟,迅速发展食品加工上下游公司抱团,吸纳关联公司60多家,全力建成广西最大的食品加工生产基地,当年开发区规模以上的食品加工公司达26家。

提高以人为本的民生福利

在大帽山城市广场,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华侨一家随着音乐跳舞的身影。

林万妹是广场舞队的一员,从社区成立文艺队开始,她每周都来这里和邻居们跳舞。 “和大家一起享受闲暇的时光,这是我们向往的生活,现在都实现了。 ”林万妹说。

1960年随父母回国的林万妹见证了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60年的变迁。 “整整60年,农场最大的变化之一是生活变好了。 ”林万妹感慨地说,农场成立之初什么也没有,到处可见一片草丛和低矮的平房,过着背靠黄土的劳动生活。 现在不同了,小区里生活很方便,超市、菜市都在居民楼下面,每天可以唱歌跳舞。

年9月,为了实施华侨农场综合改革和棚户区改造计划,切实改善归国华侨的居住环境,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华侨城社区。 与“一排平房被耕地包围”的过去相比,现在不仅有舒适的住宅,还有安心、舒适、亲切、细心的社区服务。

年,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开始实施农场综合改革房屋搬迁工作,将分散居住在各偏远地区的职工群众迁移到配套设施完善的中心区集中居住,使农场职工和归国华侨感到安居乐业的幸福。 目前,开发区已完成3个农场的综合改革房屋搬迁业务,涉及63个生产队伍,其中归国华侨家属1069户,越来越多的农场职工和归国华侨家属在改革的快速发展中实现“安居梦”。

住在华侨城社区的印度尼西亚回国工作人员邓民祥衷心感叹:“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以前想不到的,政府让我们实现了梦想。”

生态优先场容村貌焕然一新

进入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建设农场平良一队,胡同宽敞平坦,场区整洁有序,屋前屋后鲜花盛开,新建的垃圾分类垃圾桶里每天都有人按时搬运干净……农场工作人员纷纷表示

平良一队42户160人,1967年合并为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 近年来,以“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为契机,平良一队狠抓人居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改造,因地制宜实施环境整治、道路硬化、排水管道建设等工程,启动文化室厕所建设项目和绿化美化工程,改善过去污水、杂草丛生的景象,营造环境美

“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现在农场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变得轻松了。 ”。 里建实业企业副总经理韦崇灿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悦。

平一队是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各基础农场快速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根据“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比较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出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幸福乡村”的 目前,开发区建设了3个本级乡村生活污水解决设施示范项目,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2亿多,推进农场各队路、水、电、气、房建设,集文化科技活动室、图书室、小喇叭、村史室于一体

统一推进城市建设质量的提高

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曾经甘蔗林遍野,现在是生产城融合的绿色适宜居住的地方。 大帽山公园、大帽山城市广场、小帽山美食广场、东盟商业广场等公共设施、城市综合体层出不穷,辖区内道路纵横交错,厂房林立,城市发展迅速空之间进一步扩大。

南宁教育园区(西区)进展顺利。 引进了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幼儿师范学校、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西机电工程学院等高校。 未来几年,这里将聚集10万名高校学生,实现高职教育与园区产业快速发展的良性互动。

健康产业区首次具有规模。 总投资额超过百亿元,集养老、科研、医疗、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养老产业项目太和万向城对外营业,年评第一座“广西养生养老町”。 总投资约300亿元的广投健康定标未来城项目拟在首期完成备案,建设文案包括培育生态环境、建设体育休闲公园、开展环湖管理等,这是未来辖区快速发展休闲旅游的另一个重点区域。

总投资达9900万元,集门急诊、住院部、手术室等各专科为一体的南宁市第十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于今年11月建成启用,为开发区和周边群众提供了更好的就诊环境,加快开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统计,近年来,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累计投入29.792亿元,建设市政道路约56.4公里,比“十二五”公路量增长24%,公路总里程达到110.4公里。 “白改黑”改造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12.36公里道路建设,城市配套逐渐升级,交通互联网日益完善,城市颜值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现有各类学校30所,各类医疗机构25家,能够满足本辖区居民更好的就学、就医需求。

转型升级生产城融合宜居工作

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把快速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作为快速发展工业的主阵地,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全面贯彻全会精神,从四个方面着力抓好工业转型和升级。

努力吸引外资。 按照“强龙头、辅链”招商思路,注重选择有实力、有意愿、产品有竞争力的项目,从而带动相关配套产业落户开发区,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进一步壮大产业,形成产业链。

支持公司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在引进自动化、人工智能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进一步处理招工难、招工贵的问题。

抓好生产城市融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事业,保护开发区青山绿水,努力建设产业优质快速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活质量高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强社区治理,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组织社区网格化,使越来越多有用资源下沉到社区,形成“一网统一治理”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使社会更加和谐,辖区更加和平,人民更加幸福

“60年来,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党华侨政策的光辉和几代农场职工的努力,始终无法奋斗。 现在,创业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手中,我们要感恩奋斗,不怕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的困难,继承和发扬创新的创业精神。 ”。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熊瑞光说。 开发区党委、管委会按照“需要负责任,稳步发展图书,快速发展,以奋斗为荣”的政策理念,在全面落实坚强的首府战术中前进,开拓创新,不懈奋斗。

(记者胡光磊通讯员常丽莹潘志安图片: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提供)

(作者:胡光磊常丽莹潘志安)

标题:“拽住机遇谋快速发展 擘画蓝图启新程广西国营武鸣华侨农场成立60周年”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