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7字,读完约5分钟

据央视网报道,“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卫星事业快速发展的开始。 当时的科研人员是如何用最简陋的设备实现中国最初的太空使命的? 让我们一起从老年宇航员的奋斗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可以看到”:“中国之星”向全世界展示

根据1967年明确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目标,卫星必须“能上、能抓、能听、能看”。 “可见”是指卫星在轨道上飞行时,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地面上的人。 科学家最终想出了“借光”的方法。 也就是说,在第三级火箭上安装提高亮度的观测裙。 通过反射太阳光,大幅提高观察亮度。 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 研发小组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做了一些探索。 但是,在地面上无法真正验证距离卫星数百公里到数千公里的视觉效果。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东方红一号观测体系统负责人沈祖炜:我自己心里确实没底。 我们轨道的近地点是438(439 )公里,远地点是2484公里。 如果说能看到400公里以上,能看到卫星的全过程吗?

4月25日晚8点29分,“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北京上空空飞行。 研究者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划过天空空的轨迹。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装厂电测小组组长刘福佑:大家当时都停运了。 我也抬头看了看,发现有颗结晶得真亮的卫星在走。 那时的心情真的很兴奋。 大家都流着热泪。

“两弹一星”功勋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发射“东方红一号”时,进入轨道的精度相当高。

一个人的身体走得更快,但一个人可以走得更远。 发射当天,全国60多万人沿着广阔的2000多公里的航线,守住了一根电线杆,确保了通信。

“能听到”:在宇宙中演唱东方红

看到卫星,“听到”是怎么实现的?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处东方红一号卫星遥测系统专家吕家:最先提出了录音机。 当时的录音机和磁带很大。 你说那么大的东西要上天了,而且是机械的东西,可靠性怎么办? 在那之后,我想到了电子音乐。

这其实就是用太空将电子音乐版本的东方红乐曲转换为无线信号,在地面接收和播放。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处东方红一号卫星遥测系统专家吕家:当时基本上围着它工作了多少年,至少4年左右。

记者:如果这首歌不出来呢?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处东方红一号卫星遥测系统专家吕家:当然失败了。

发射15分钟后,国家广播事业局收到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播出的《东方红》乐曲,报告声音清晰。

“上升”: 13次失败和6次成功

必须发射173公里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火箭提供的强大动力是不可缺少的。 1965年,一群年轻人来到内蒙古戈壁沙漠,开始开拓我国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开发初期的技术不成熟,经常会遇到发动机故障和剧烈爆炸的危险情况。 当时一共进行了19次试运行,前13次以失败告终。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长征一号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发人员陈克明: 19次最后6次成功,连续6次未失败。

1970年4月24日晚,“长征一号”火箭即将点火发射前,陈克明是最后一个从发射塔棚撤出的人,必须对固体发动机进行最后检查。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长征一号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发人员陈克明:最后一道工序是安装第三极的电雾管,那是最危险的,但那个年代我们并不害怕。 证明我们在尖端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小算盘立大功卫星热控方案手工计算

许多突破的背后有着极其困难的条件,老一辈宇航员从零开始走上了中国人自己的航天之路。

宇宙科学技术集团五院“东方红一号”卫星温控专家侯增祺:这就是当时的热控计算,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了计算。 那时的计算开始用算盘,后来终于会计算尺了。

记者:这还是10的负3次方。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东方红一号”卫星温控专家侯增祺:十之八次方这个还在……。

宇宙科学技术集团五院“东方红一号”卫星温控专家侯增祺:没有计算方法的设计方法。 自己导出公式,建立方程式,解决它,都很擅长计算,现在无法想象。

当时,不仅设备简陋,实验条件也非常艰苦。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东方红一号”第一技术负责人戚院:比如必须做低温实验,没有低温实验室,在哪里做? 在海军冰柜里,我们穿着大衣,夏天穿着塑料鞋做实验,出来后,我们的塑料鞋冻裂了,裂了,很难。 但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50年前的“东方红一号”的温控范围为5度至40度左右,这个数字至今仍能满足许多卫星的要求。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东方红一号”第一技术负责人戚院:我们自己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没有使用任何外国技术、外国产品。 温度控制的技术也很先进。 我们不仅能发射信号,还能唱歌。 这也是外国人没能完成的事件。

标题:“50年再回首:揭秘“东方红一号”里的中国故事”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4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