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0字,读完约7分钟

人民网北京1月22日电(方经纶)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宝库、交通命脉、战术要地。 海洋的探索和认识是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前提条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目睹海底‘真实身份’,极有科学思考价值”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在接受人民强国论坛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科技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中国进入南海深部。

汪品先院士(左)在“探测一号”科考船上(年5月12日拍摄)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拍摄

强国论坛:

年,82岁的你在南海搭载了“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艇,在9天内完成了3次下潜。 令人敬佩。 请谈谈你的感受。

汪品先:

我那时潜入深处,是“南海深部计划”海上探索的一部分。 第一次下潜回来的时候,“爱丽丝走在仙境里,刚从仙境回来! ’我记得很兴奋。 这是因为我们在那次深潜水中发现了南海的深水珊瑚林。 我看到珊瑚像树一样站在海底,但从没见过这样的情景。 热带浅水珊瑚众所周知,上公里深的冷水珊瑚林不仅在南海,甚至整个东南亚,以前都没有报道过。 因为不深入的话,就看不到这样珍贵的景象。

所以科学家在场,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国家开始制造深海潜水器的时候,我期待着能自己下去看到研究多年的深海。 了解什么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深海永恒的黑暗,亲眼目睹海底的“真实面目”,对科学思考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通过多次载人和非载人深下潜次,我和科研团队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在南海首次发现深水珊瑚林、多金属结核、磷块岩和古热液活动等,极大地丰富了对南海深海底的了解。

强国论坛:

年,“奋进号”载人深潜器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万米的新记录,这对我国海洋科学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汪品先:

“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开拓活动空之间的大方向。

超过6000米的深海沟是“深渊带”,其面积不大,全世界的“深渊带”加起来也只占大洋总面积的1~2%。 但是深海沟的意思不是面积,而是深度。 深海沟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地球内部的通道,我们对这个“深渊带”的生态系统和地质现象不太了解。 因为这是近年来国际海洋探索的新焦点。

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深潜技术的着名进展是潜入马里亚纳万米的深沟,进入地球表面最深的海底,挑战“下海”的极限。 我国载人潜水技术发展迅速,起步较晚,但短短1、20年,“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进号”相继登场,潜入万米海沟,可谓“连中三元”。

“奋进号”不仅达到了目前全海深度载人潜水器的最高水平,还大幅提高了零部件的国产率。 不仅如此,迄今为止,国产的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艇“海斗一号”,也就是不载人的万米深潜器,深深潜伏在马里亚纳海沟中。 制造这些深潜器标志着我国的深潜技术已经走在国际前列。

强国论坛:

你领导的“南海深海过程发展”研究计划,经过9年的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请谈谈其中难忘的经历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难关。

汪品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南海深海过程演化”研究计划(以下简称南海大计)于年启动,全国32个各单位9年完成了52个要点基金项目,是我国深海行业最大的基础研究计划。

这样一个以数十为单位执行数十个自由申请项目的大计划,最大的课题是整合研究成果。 启动后第三年,我们成立了三个整合小组,从年开始分两个阶段进行整合:首先按照立项时的设计,总结为18个亮点成果。 从中比较了地球科学的基本问题,凝聚了高水平的新认知,聚焦于“板缘张裂”、“轨道驱动”和“洋陆相互作用”三个学术突破。

南海计划领导小组适时调整了科学目标。 例如,原本的目标只是明确南海形成的年龄,被调整为探索南海形成的原因。 这样改变的话,科学问题的深度就会大不相同。

能够实现这样的转换,有赖于设备上的支持。 为了建设海洋强国,深海研究得到大力支持,9年来南海成功进行了3个国际大洋钻探航海、4个载人和非载人深潜航海,投入了数百个潜标观测锚链。 有了大洋钻探,从深海底取芯就可以研究南海是如何破裂的。 结果,南海大计除了实现本来的科学目标外,还有多个新的收获。

经过科技工作者们不懈的努力,中国在南海深部掌握了科学主动权,是中国海洋科学里程碑式的进展。

汪品先院士乘“探索一号”科学调查船参加了科学调查会议(摄于年5月11日)。 新华社张建松摄影

强国论坛:

通过你南海大计近十年的科研经验,你认为应该如何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推进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

汪品先:

深海科学属于“大科学”的范畴,只有合作才能成功,寻求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同学科之间、单位之间的相互合作,南海大计的成功有赖于全国性的大合作。 “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建成后,让南海大计执行了第一个科学应用航海。 大洋钻探工程离不开地震剖面图,都是中国海洋石油总企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力配合,积极提供船只测量剖面,保证了南海钻探建议书在国际竞争中成功。

就科学本身而言,从被动跟随转向主动探索至关重要。 海洋科学中有多个来自北大西洋探测的认知,它们从主流观点被认为是世界海洋的共同法则。 几十年来我们就是这样“跟上”的,用我们的新资料支持着前人的旧认知。

南海大计与以往不同,我们基于南海勘探获得的新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研究,从源头上探讨全球问题。

南海的成因就是一个例子。 大陆如何撕裂海洋是地球科学的根本问题,如果套用前人的认识,我认为南海是按照北大西洋的模式形成的“小大西洋”。 但是南海大洋钻探的结果是,南海由沉入板块边缘的带形成,是另一种类型,不是“小大西洋”,而是提出了“板块边缘撕裂”的新认知。

作为另一个气候变化的例子,南海大计的发现也与流行观点不同。 千年、万年尺度认为,地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是由高纬度地区的几个变化过程决定的,北极冰盖和北大西洋深层水的形成决定了全世界的气候变化。 我们的研究表明,南海海底沉积物的记录表明,热带、亚热带气候周期直接受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的变化驱动,而不是服从北大西洋的信号。 为此,我们提出了气候变化“低纬驱动”的新认知。

科学技术创新非常重要,不仅仅是人云亦云,更不要支持和接受前人的认知。 但是,提出世界公认的新视角并不容易,彼此对一件事的认识不同。 科学创新绝非易事,新的理念应运而生,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用新的资料检验其检验和完整性。

强国论坛:

探索和保护海洋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我国的海洋科学工作者们,能为世界的海洋科学事业贡献那些“中国的力量”吗?

汪品先:

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深海成为了海洋科学甚至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 目前,南海深部探索的成功,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

下一步的目标是继续推进国内大合作,运用高科技,“全国一局”继续前进。 推进国际合作,把南海建设成国际周边海洋科学研究的典范、世界海洋科学的天然实验室。 立足南海,进军三大洋,探索北极,在国际海洋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1世纪,我国海洋科学正在经历空前的黄金时期。 如果我国学术界能够齐心协力、共同迎接挑战,就有望在人类进入海洋深部的历史转折中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标题:““奋斗者号”有多牛?汪品先院士给你解读深海科研的“中国力量””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