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4字,读完约5分钟

从12月29日开始,受到强冷空气体的影响,

广西将出现今年入冬以来最强寒流天气过程。

29日傍晚,强冷空煤气到达南宁市,

29日晚上至30日的最低气温

从十几摄氏度迅速下降到位数。

请包好你的被子,迎接今年冬天最强的寒流!

这个冬天好像真的来了!

为了对抗冬天的魔法攻击

伙伴们都用了吗?

过冬“三宝”:火锅火炉热水澡!

但是,如果录用不当的话

一不小心就呼唤冬天

“隐形杀手”:一氧化碳中毒

科普时间到了~

什么是一氧化碳( co )?

01

什么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co )是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俗称气体。 ta无色、无臭、无刺激性,但易燃、易爆。 吸入一氧化碳后人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中毒症状,空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大也有可能爆炸。

在生活中会出现那些场景

一氧化碳中毒怎么办?

▼[/s2/ ]

第1号

房间里的暖气设备

南方煤炉、北方土炕在采用时通风不足,部分采暖用燃气锅炉废气排放不规律时,有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第2号

密闭室的热水器

在密闭的房间内,如果采用直接排气热水器或安装错误,20分钟内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重症者有时会昏迷。

第3号

自制锅烧

朋友聚餐时选择用木炭和固体酒精加热的锅和烤肉,或者自己烧烤的话通风不好等,容易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第4号

车库汽车发动机

欧美最常见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是在封闭的车库长时间运转汽车发动机。

除上述四种一般情况外

这两种极其容易忽视的情况

也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哦!

1表示吸烟

最意外的中毒原因是吸烟,每天吸烟一包,可以使血液cohb浓度提高到5 %~6 %。 因为这种连续大量吸烟还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2是炒菜

家庭主妇和饮食人员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的风险很高,因此也是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人群。

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后

会出现什么症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

应该怎么解决呢?

紧急解决

1、打开窗户通风,关煤气,把炉子关掉。

2、对昏迷患者,要注意清除口鼻吐物及分泌物。

3、发现心跳停止的患者应当场进行心肺复苏。

4、打120急救电话,尽快脱离中毒环境,尽快去最近的医院就诊。

院内解决

对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应尽快按足疗程进行高压氧治疗。

当然,一氧化碳的产生

不是由空生成的

出现了以下常见的误区

我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

02

一氧化碳会形成常见的误区

误区1

只要烧煤就会引起中毒。 事实上,汽油、煤油、木炭等含碳燃料在缺氧不能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误区2

我觉得臭味是一氧化碳。 事实上,一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 有些人认为房间没有恶臭就不会一氧化碳中毒,这是完全错误的。

误区3

我以为在炉子旁边放清水可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科学证明,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为了预防中毒,关键是不要关好门窗,烟囱保持排烟通畅。

误区4

有人认为,在炉子上放置白菜叶、桔皮、松枝等,加入凉水,或在地上洒水,可以预防煤气中毒的发生,但实际上白菜叶等不能与一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这是因为这些东西无法清除煤气的毒素,无法自然预防煤气中毒的发生。

误区5

有些人认为一氧化碳中毒在经过抢救恢复健康后安然无恙。 事实上,一些中毒者在2至3个月后突然出现痴呆、大小便失禁、偏瘫等症状,常被误诊为脑出血、精神疾病等。 其实,这仍然是煤气中毒的特殊表现,如果延长救治时间,就可以防止这些后续症的发生。

误区6

有人认为把人冷冻,放入醋或酸汤可以解毒。 但是,寒和醋、酸菜汤没有清除煤气毒素的作用,如果把患者送到寒冷的地方,反而会因感冒、并发肺炎而恶化病情、延迟急救时间,造成严重的后果。

整理容易发生的误区

大家都到了重点!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小编向你们挥手~

03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1燃气设备设置在向外通风良好的地方

煤气设备不放在厕所和卧室里。

2防止气体泄漏

如果煤气炉没有连续着火,必须开窗通风,稍后再点火。

3尽量在家烧炭不加热

特别是不要在卧室里烧炭取暖。 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4观察室内的通风

用木炭做燃料吃火锅、烧烤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

5预防车内一氧化碳中毒

运行中,请勿使发动机长期空旋转:车停止时,请勿长时间打开空调机。 关闭门窗,严禁睡在空调的车里。

6安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

在尽可能存在一氧化碳气体的生活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每年定期检查或更换电池。

7如怀疑一氧化碳中毒,请立即就医

如果感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怀疑是一氧化碳中毒,请立即就医。

冬天的暖气请看图!

冬天的暖气没有厚度

但是,招聘时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同伴们以上的复印件

你们get到了吗?

标题:“冬季取暖,当心一氧化碳中毒!掌握这几点,关键时刻可救命!”

地址:http://www.nh-inco.com/nnzx/1533.html